[发明专利]一种旅客桥维保通道防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0378.6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克明;于静哲;张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305 | 分类号: | B64F1/305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成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旅客 桥维保 通道 防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旅客桥维保通道防护系统,包括桥尾固定圆厅、桥身廊体、桥首圆厅、接机口,还包括护栏装置和防护梯装置,护栏装置包括桥尾护栏组件、桥身护栏组件、以及桥首护栏组件,防护梯装置包括爬梯组件、以及维护梯组件;维护梯组件、爬梯组件、桥首护栏组件、桥身护栏组件和桥尾护栏组件形成的通道相连通;且桥身廊体转动时,桥尾护栏组件和桥首护栏组件均和桥身廊体一起转动。本发明具有不会受运动部件干涉影响、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使用较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客桥维修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旅客桥维保通道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登机桥(又称旅客桥、接机桥)顶部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按国家标准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在其上做维护保养,存在坠落的安全风险,特别是下雨、落雪天气时,则更易发生坠落事故。故在(旅客登机桥)2016版标准讨论时,出席会议的机场代表们强烈要求在标准中追加“登机桥顶上需设置护栏”,但当时在场的各登机桥制造厂商并不接受,这是因为旅客桥桥身为靠近要接泊的飞机通道需要作伸缩运动、水平摆动、桥首升降运动,为了接机口能对准飞机舱门完成接机动作,旅客桥的尾部旋转厅和头部的接机口必须能作旋转运动。由于存在一处伸缩活动结构、两处旋转运动部件的限制,对设置安全护栏形成了障碍。故在登机顶部设置护栏有一定的难度,在结构上限制了常规护栏无法实施。这造成现在国内外旅客桥生产厂家,也只是在旅客桥不受运动部件影响的外通道(外廊体)的顶部,设置一段安全护栏,远远达不到安全防护需求。
对于可伸缩的桥身,包括外通道(外廊体)、可伸缩进外通道的内通道(内廊体)。现日本、欧洲、国内的厂家一般在内通道的顶部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安全带固定装置,即在内通道顶部敷设钢缆或圆钢应付,供挂安全扣之用,这也是现在各厂家传统的做法。但这种方案,挂安全扣位置偏低,且防护通道不连续,使用并不方便,如失足也是比较恐怖的,虽然不至于坠落到地面,但也有可能在坠落过程中受到冲击,也会造成身体和心理损伤,所以用户希望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虽然国内外的旅客桥厂商,研发了一种安全带高挂的安全防护系统,如CN114919767A,该设计采用缆绳收放装置组成的安全保护系统,能满足通道伸缩时同步动作,并适应通道的运动,不过这种方式成本太高,缆绳也不耐用,并没有推广使用。
对于旅客桥尾旋转厅和旅客桥头部圆厅,存在旋转运动部件,这两处还未曾有厂家设置过防坠落保护系统,也没有相关设计。但在桥头、桥尾两个圆厅部分通常设置有空调、用于旋转角度监测的角度传感器等,另外现在还在推动旅客桥的自动驾驶,旅客桥的顶部会设置图像、识别、距离等传感器。这样旅客桥顶部维护保养的作业点将增加。因此旅客桥尾旋转厅和旅客桥头部圆厅也急需设计一种防护系统。
如今安全生产是机场管理的重点,也是发展最根本的保证,而高空安全尤为重要,为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研究旅客桥的高空安全防护及预防坠落的保护形式,开发旅客桥全覆盖的、完美的被动式桥顶防坠落保护的护栏系统有积极的意义。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做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会受运动部件干涉影响、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使用较方便的旅客桥维保通道防护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0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地铁用防洪阻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