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语义场景切换的在线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5040.1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8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波;王锦志;张晓慧;王庆贤;徐强;张千福;郎嘉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30/015 | 分类号: | G06Q30/015;G06Q30/0601;G06Q50/06;G06F16/332;G06F16/33;G06F16/35;G06F40/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心知意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60 | 代理人: | 赵雪红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义 场景 切换 在线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信息在线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语义场景切换的在线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语义理解对所述客服请求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目标办理业务;根据目标办理业务,调用业务交互场景;基于业务交互场景进行业务交互,获得用户交互数据信息;对用户交互数据信息进行关键词识别,获得业务识别关键词;基于业务识别关键词进行微场景推送切换,获取目标业务微场景;根据目标业务微场景,获取客户反馈信息,并基于客户反馈信息对目标客户进行业务在线识别办理。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在线语义识别客户请求业务,进而进行业务智能微场景推送切换,智能识别效率高,业务处理响应速度高,进而提高业务服务质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在线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语义场景切换的在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响应“互联网+营销服务”战略要求,进一步整合在线服务资源,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支撑企业从电力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升级,实现了线上办电、交费、电子账单、电子发票单等基础用电服务,电动汽车购买、找桩充电等电动汽车服务,用能分析、能效诊断等能效服务,光伏新装、签约等新能源服务以及智能、节能商品在线销售等电力综合性服务。因此,保证线上客户服务质量,对应用营销运营推广有着重要作用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人工客服在线业务识别处理存在识别效率低,响应速度慢,导致影响业务服务质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在线语义识别客户请求业务,进而进行业务智能微场景推送切换,智能识别效率高,业务处理响应速度高,进而提高业务服务质量的一种多语义场景切换的在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一种多语义场景切换的在线识别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客户的客服请求信息;所述客服业务在线识别系统通过语义理解对所述客服请求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目标办理业务;根据所述目标办理业务,调用业务交互场景;所述目标客户基于所述业务交互场景进行业务交互,获得用户交互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交互数据信息进行关键词识别,获得业务识别关键词;基于所述业务识别关键词进行微场景推送切换,获取目标业务微场景;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微场景,获取客户反馈信息,并基于所述客户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业务在线识别办理。
一种多语义场景切换的在线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客服请求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客户的客服请求信息;语义理解识别模块,用于所述客服业务在线识别系统通过语义理解对所述客服请求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目标办理业务;业务交互场景调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办理业务,调用业务交互场景;业务交互模块,用于所述目标客户基于所述业务交互场景进行业务交互,获得用户交互数据信息;关键词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交互数据信息进行关键词识别,获得业务识别关键词;微场景推送切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识别关键词进行微场景推送切换,获取目标业务微场景;业务在线识别办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微场景,获取客户反馈信息,并基于所述客户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业务在线识别办理。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客户的客服请求信息;
所述客服业务在线识别系统通过语义理解对所述客服请求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目标办理业务;
根据所述目标办理业务,调用业务交互场景;
所述目标客户基于所述业务交互场景进行业务交互,获得用户交互数据信息;
对所述用户交互数据信息进行关键词识别,获得业务识别关键词;
基于所述业务识别关键词进行微场景推送切换,获取目标业务微场景;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微场景,获取客户反馈信息,并基于所述客户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业务在线识别办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5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型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智慧工地项目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