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0035.1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菊珍;任美荣;任哲微;何宇;刘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新三养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36;D01D5/00;D01F8/12;D01F8/10;D01D5/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李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纱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熔融纺丝过程中,采用共轭静电纺丝方法将抗静电纺丝溶液纺制成的抗静电纳米纤维包覆在采用熔融纺丝方法纺出且未完全冷却的芯丝上,抗静电纳米纤维部分或全部黏着在芯丝上,制成中间纱;其中,熔融纺丝过程中,将聚合物原料与助剂混合加入双螺杆纺丝机进行纺丝;然后将天然抗菌纱线或包含天然抗菌纱线的多组分纱线包覆在中间纱上,向包覆后所获纱线上滴加有机溶剂,然后烘干,制成复合纱线;该方法制成的复合纱线在具备较为优异的抗菌和抗静电功能基础上,还具备优异的耐久性,各功能在织造或使用过程中不易失效,适用于户外服饰等领域。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22年03月29日、申请号为2022103201346、名称为“一种具有抗菌和抗静电功能的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纱线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织物面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功能多样化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功能性面料大受欢迎,但是其实现方式主要通过浸渍、涂覆各种功能性助剂,以及与各种功能性纱线混合加捻来完成。然而,浸渍、涂覆极大地影响了面料的柔韧性和透气性,而且容易在织造或使用过程中脱落;混合加捻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浸渍、涂覆方式所带来的问题,但是当需要多种功能性同时兼具时,不同功能性纱线之间的结合能力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复合纱线的力学性能下降,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力学性能陡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兼具具有抗菌和抗静电功能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成的复合纱线在具备较为优异的抗菌和抗静电功能基础上,还具备优异的耐久性,各功能在织造或使用过程中不易失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抗菌和抗静电功能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熔融纺丝过程中,采用共轭静电纺丝方法将抗静电纺丝溶液纺制成的抗静电纳米纤维包覆在采用熔融纺丝方法纺出且未完全冷却的芯丝上,所述抗静电纳米纤维部分或全部黏着在所述芯丝上,制成中间纱;
然后将天然抗菌纱线或包含天然抗菌纱线的多组分纱线包覆在所述中间纱上,制成所述具有抗菌和抗静电功能的复合纱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抗静电纺丝溶液包含氧化石墨烯、水和聚乙烯醇。化学纤维很容易积累静电,通过静电纺丝将氧化石墨烯纺在尼龙丝上不仅达到输送电子的效果,同时使纱线具备一定的抗红外理疗的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纺丝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2-4mg/mL,以质量百分含量计,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数为8%-12%。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氧化石墨烯的片径为500nm~5μm,厚度为1~5n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熔融纺丝的纺丝速度为20-40m/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芯丝的材质为尼龙,通过熔融纺丝制备的尼龙纱线只需将聚合物颗粒高温熔融拉成丝即可,其工艺相较与溶液干纺和溶液湿纺相比无凝固浴和溶剂,大大缩减了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且制备过程无毒无污染,有利于连续制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天然抗菌纱线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和/或壳聚糖纤维,所述包含天然抗菌纱线的多组分纱线由甲壳素纤维和/或壳聚糖纤维、棉纤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芯丝的材质为尼龙时,熔融纺丝过程中,采用双螺杆纺丝机进行,且纺丝温度为:三温区温度分别为50-70℃、250-300℃、220-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新三养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新三养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0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