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0035.1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菊珍;任美荣;任哲微;何宇;刘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新三养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36;D01D5/00;D01F8/12;D01F8/10;D01D5/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李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纱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熔融纺丝过程中,采用共轭静电纺丝方法将抗静电纺丝溶液纺制成的抗静电纳米纤维包覆在采用熔融纺丝方法纺出且未完全冷却的芯丝上,所述抗静电纳米纤维部分或全部黏着在所述芯丝上,制成中间纱;其中,熔融纺丝过程中,将聚合物原料与助剂混合加入双螺杆纺丝机进行纺丝;
然后将天然抗菌纱线或包含天然抗菌纱线的多组分纱线包覆在所述中间纱上,向包覆后所获纱线上滴加有机溶剂,然后烘干,制成所述复合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抗氧剂或热稳定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原料、所述助剂的添加质量之比为10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的材质为尼龙,熔融纺丝过程中,纺丝温度为:三温区温度分别为50-70℃、250-300℃、220-2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纺丝的纺丝速度为20-40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纺丝溶液包含氧化石墨烯、水和聚乙烯醇;其中,所述抗静电纺丝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2-4mg/mL,氧化石墨烯的片径为500nm~5μm,厚度为1~5nm,以质量百分含量计,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数为8%-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轭静电纺丝过程中的环境相对湿度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抗菌纱线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和/或壳聚糖纤维,所述包含天然抗菌纱线的多组分纱线由甲壳素纤维和/或壳聚糖纤维、棉纤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生产装置进行所述中间纱的制备:
所述生产装置包括设置有纺丝出口且用于纺出所述芯丝的所述双螺杆纺丝机、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纺丝出口处的金属靶、电源,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靶两侧的第一喷丝针头、第二喷丝针头,所述第一喷丝针头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喷丝针头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抗静电纺丝溶液分别通入所述第一喷丝针头、所述第二喷丝针头中进行共轭静电纺丝;
其中,所述金属靶内部形成有穿孔,所述芯丝穿过所述穿孔后从所述第一喷丝针头、所述第二喷丝针头之间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电压为10-30kV;和/或,所述第一喷丝针头、所述第二喷丝针头各自与所述金属靶的距离为15-20cm;所述第一喷丝针头、所述第二喷丝针头中的纺丝液推进速率分别为0.6-1.2mL/h;所述金属靶的材质为铜,所述金属靶为直径6-10cm的圆形靶,所述金属靶的转速为120-36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新三养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新三养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00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