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用车拖车钩刚度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5911.1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丘云燕;苏航;罗海角;庞忠;谢贵地;施佳能;屈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8;G01M17/007;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志敏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 拖车 刚度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拖车钩刚度试验装置,其包括双龙门架、单龙门架、加载机构、可移动固定框机构、弹簧和基座,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双龙门架上,左右调整后的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升降板、连杆、球头轴承、电动缸和固定钳,所述升降板连接在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上,所述连杆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连杆的前端与所述电动缸活动连接,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钳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采用本发明,即能够快速固定好试验装置并对乘用车拖车钩进行刚度试验,又能够提高装置的准确性,保证试验装置的稳定性,提高实验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拖车钩刚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研制出一种新车型或者生产出一种新车时,需要对汽车白车身上的各部件的静刚度做测试,以观察这些部件在受到不同载荷、不同方向的压力和拉力时所发生的变形情况以及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和拉力。汽车的拖车钩是一种应急装置,在汽车抛锚时可以通过拖车钩在其他拖车的帮助下,移动到修理厂或者安全地带。在拖车过程中,拖车钩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拖车钩的强度影响这拖车和被拖车的安全。因此,需要对新车的拖车钩固定点进行刚度试验。目前并无拖车钩刚度试验位置固定精准度装置,大多数装置只能随机固定试验装置进行试验,由于大多数装置在做动缸加载过程中试验装置位置变化与稳定性无法很好保证,难以肉眼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乘用车拖车钩刚度试验装置,能够切实地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无法保证在电动缸加载过程中试验装置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乘用车拖车钩刚度试验装置,其包括双龙门架、单龙门架、加载机构、可移动固定框机构、弹簧和基座,所述双龙门架和所述单龙门架均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的上端可左右调整地连接在所述双龙门架上,左右调整后的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升降板、连杆、球头轴承、电动缸和固定钳,所述升降板可上下调整地连接在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上,所述连杆的后端可左右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连杆的前端通过所述球头轴承与所述电动缸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钳连接在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钳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单龙门架位于所述加载机构的前端,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单龙门架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电动缸的前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双龙门架上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包括移动柜、连接架和滚轮,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所述移动柜的上端,所述滚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双龙门架沿水平方向上设有刻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柜的前端面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柜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刻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柜的后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可移动固定框机构通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基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柜上设有调节螺栓,所述固定座包括横板、竖板和内板,所述竖板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配合的调节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U型管卡,所述连杆通过转轴与所述U型管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单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立柱包括套管和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可上下调节地连接在所述套管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单龙门架的横梁上螺纹连接有螺旋杆,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螺旋杆的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5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租户应用架构,多租户应用开发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