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型胶原纳米纤维在制备治疗眼表炎症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9500.1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宇;王雁;叶青;张诗瑶;凌俪芸;张铭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眼科医院;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39 | 分类号: | A61K38/39;A61K9/00;A61K47/42;A61K31/573;A61K31/335;A61K31/55;A61P27/02;A61P29/00;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艳斋 |
地址: | 30002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原 纳米 纤维 制备 治疗 炎症 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I型胶原纳米纤维在制备治疗眼表炎症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I型胶原纳米纤维具有尺寸均匀和比表面积大的优势,经实验证明其与眼表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影响眼表细胞的增殖活力,作为制备治疗眼表炎症类疾病的药物时可有效降低眼表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效控制炎症的反应进展,有利于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弥补了现有治疗方式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型胶原纳米纤维在制备治疗眼表炎症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眼表疾病是指由感染、创伤、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损伤眼表结构及功能的疾病,而眼表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是这些疾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早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有利于减轻眼表组织的损伤程度,避免疾病进展引起角膜瘢痕、新生血管等并发症出现。
目前,针对眼表炎症的治疗多集中于局部给药,药物剂型以滴眼液为主,这些传统方法应用较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局部给药时反射性泪液分泌或瞬目、角膜的屏障作用、难以避免的鼻泪管引流等,极大地限制了药物的有效利用,需要频繁、高浓度给药才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其次,为方便保存,大多数局部使用的药物或滴眼液中需添加防腐剂成分,这可能损伤眼表上皮细胞,导致医源性眼表疾病。此外,在这些抗炎药物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广泛,然而,糖皮质激素具有刺激胶原酶活性、增加角膜组织溶解导致角膜穿孔的不利作用,并可能造成眼压升高,甚至诱发药物相关性青光眼等副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处理后的羊膜和纤维蛋白胶等生物材料,也被用于控制眼表炎症,特别是来自天然组织的脱细胞细胞外基质,因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备受关注。有研究将来自不同组织的脱细胞细胞外基质通过物理研磨方式制备为颗粒,应用于眼角膜组织损伤修复,初步证明了这些脱细胞细胞外基质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但是,由于制备过程繁琐、批次间差异大,这种脱细胞细胞外基质难以大量生产;且在眼表结构,特别是在角膜中,末梢感觉神经丰富,而脱细胞处理获得的细胞外基质产物颗粒大,异物感明显,更限制了其在眼表的直接应用。
胶原是脱细胞细胞外基质最主要的组成成分,研究表明,胶原纤维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行为进一步降低周围炎症因子的表达。作为眼角膜和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的I型胶原,若能制备成为适合眼科应用的纳米级尺寸,将有望应用于控制眼表炎症进展。
因此,开发一种可有效控制眼表炎症反应,减少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包含I型胶原纳米纤维的药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型胶原纳米纤维在制备治疗眼表炎症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I型胶原纳米纤维在制备治疗眼表炎症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颗粒可很好的贴附于组织间缝隙,有利于周围细胞对胶原蛋白的吸收并从中受益;同时,胶原纤维为成纤维细胞附着、迁移和生长提供了活性位点,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进而降低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将I型胶原制备为纳米级纤维,使其形态及尺寸均匀一致,增加了有效作用面积,提高生物利用率,且纳米级纤维应用于眼表结构,特别是在角膜中不会产生异物感,进而更适合应用于末梢感觉神经丰富的眼表,从而弥补了现有治疗方式的不足。
优选地,所述I型胶原纳米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I型胶原。
优选地,所述I型胶原来源于牛跟腱、猪皮或鼠尾,具体可以直接购买商品化的I型胶粉末。
优选地,所述I型胶原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00~700nm,例如250nm、300nm、350nm、400nm、450nm、500nm或550nm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限定的I型胶原纳米纤维的直径代表的是I型胶原纳米纤维的直径的中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南开大学,未经天津市眼科医院;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9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物安防管理应急处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丝板微孔电腐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