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8905.3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赖振彬;帅海乐;李洋;母洪铖;潘佩瑶;黄巧玲;张坚勇;杨垣;谢辉;代欣;向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门洞 建筑 三维 模型 构建 方法 | ||
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扫描系统扫描廊道,获取廊道三维模型;步骤S2、赋予廊道三维模型上的门洞信息作为标志信息;步骤S3、利用扫描系统扫描并获取单个房间三维模型;步骤S4、赋予单个房间三维模型上的门窗信息,并将单个房间三维模型的门洞信息作为标志信息;步骤S5、将廊道三维模型门洞信息与单间三维模型门洞信息对应并重叠;步骤S6、将单间三维模型偏移,生成建筑物单层三维模型;步骤S7、将单层三维模型叠加,生成整栋建筑三维模型。通过利用门洞信息作为标志信息,便于实现廊道三维模型与单个房间三维模型进行一一对应,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个房间三维模与廊道三维模型无法对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以前老旧的地下管廊、老城区改造项目往往面临着没有数据,没有图纸的难题。缺失建筑资料的建筑物的可靠性鉴定以及抗震鉴定和更新改造通常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为达到真实反应建筑实际使用情况目的,一般需要作大量的现场检测工作和建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否则很难真实反应结构及构件的实际情况,甚至可能出现错误的鉴定结论。
传统的建立模型的手段是通过人工测量尺寸然后在制图软件上绘制二维平面图进而构件三维立体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其效率较低。相比传统的二维地图,实景三维更加真实、直观、立体、信息丰富,是关系城市安全、城市规划、城市更新建设、智能交通、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发展的重要应用技术,实景三维在城市更新老旧建筑的改造规划等方面,都提供了及时、准确、全面的支撑。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462611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建筑空间的模型生成系统及模型建构方法,方法包括:取得扫描图像,其中所述扫描图像是对建筑空间扫描所生成;识别所述扫描图像中的标记的识别信息和所述标记在所述建筑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以及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位置关系建构所述建筑空间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记对应于所述三维模型中的物体。
但是,CN114626116A中的模型构建方法,其主要功能是构建单个房间空间内部的三维模型,没有涉及廊道空间三维模型,楼梯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也没有涉及单个房间空间三维模型、廊道空间三维模型、楼梯空间三维模型三者之间如何关联组合成整层或整栋建筑的空间三维模型的方法,存在着单个建筑空间模型位置难以确定、廊道空间三维模型无法与单个房间空间三维模型无法一一对应等问题,因此无法构建整层(栋)建筑空间三维模型。而在构建整层或整栋楼的三维模型时,仅知道单个房间空间内部三维模型及其朝向的情况下很难完成整层或整栋楼的建筑空间三维模型的构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可以快速地将廊道空间三维模与单个房间空间三维模型进行一一对应,快速合成整层建筑三维模型,再根据单层建筑三维模型生成整栋建筑三维模型,大幅提升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效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扫描系统扫描廊道,获取廊道三维模型;
步骤S2、赋予廊道三维模型上的门洞信息作为标志信息;
步骤S3、利用扫描系统扫描并获取单个房间三维模型;
步骤S4、赋予单个房间三维模型上的门窗信息,并将单个房间三维模型的门洞信息作为标志信息;
步骤S5、将廊道三维模型门洞信息与单间三维模型门洞信息对应并重叠;
步骤S6、将单间三维模型偏移,生成建筑物单层三维模型;
步骤S7、将单层三维模型叠加,生成整栋建筑三维模型。
优选的,所述扫描系统为激光雷达和景深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8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安全生产降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晶圆检测用多自由度运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