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8905.3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赖振彬;帅海乐;李洋;母洪铖;潘佩瑶;黄巧玲;张坚勇;杨垣;谢辉;代欣;向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门洞 建筑 三维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利用扫描系统扫描廊道,获取廊道三维模型;
步骤S2、赋予廊道三维模型上的门洞信息作为标志信息;
步骤S3、利用扫描系统扫描并获取单个房间三维模型;
步骤S4、赋予单个房间三维模型上的门窗信息,并将单个房间三维模型的门洞信息作为标志信息;
步骤S5、将廊道三维模型门洞信息与单间三维模型门洞信息对应并重叠;
步骤S6、将单间三维模型偏移,生成建筑物单层三维模型;
步骤S7、将单层三维模型叠加,生成整栋建筑三维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系统为激光雷达和景深摄像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扫描系统在扫描单间房间建筑物时,采用关门扫描的方式进行扫描以获取闭合的单间三维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扫描系统在扫描单间房间建筑物时,采用开门扫描的方式获取不闭合的单间三维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以廊道三维模型为基准,以廊道三维模型中的门洞数据信息为配准点,将门洞数据信息与配准点一致或相对应的单间三维模型装载至廊道三维模型的对应位置,生成以廊道为核心,以单间房间为骨骼的整层建筑物的网格状三维模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在对单间三维模型偏移时,单间三维模型与廊道三维模型之间的间距为墙体厚度,根据墙厚设置偏移量H,将单个房间门洞从廊道门洞中偏移H,即可生成建筑整层三维模型框架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利用建筑整层三维模型框架图,对单间三维模型、以及单间三维模型与廊道三维模型间距填充,并在模型上标志承重柱、承重墙、外墙、以及上下层连接构件,形成完整的建筑物单层三维模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根据楼板厚度设置层间对正间距,利用建筑物单层三维模型及其上下层连接构件将多个单层三维模型上下对正叠合,生成整栋建筑物三维模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以廊道边沿为基准,单间三维模型向后偏移量为墙的厚度,廊道三维模型与单间三维模型对正后,两个单间房间三维模型间的间距即为两房间之间的墙体厚度,模型对正后填充得到实体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门洞对正的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门洞信息包括门洞高、宽、位置、序号的数据信息;序号根据扫描系统行进方向单边顺序、双边交叉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89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安全生产降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晶圆检测用多自由度运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