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芯片复合MIMO天线阵列波束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1240.3 | 申请日: | 202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翁晓明;杨大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雷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3 | 分类号: | G01S7/03;G01S7/02;G01S3/46 |
代理公司: | 合肥禾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46 | 代理人: | 卢双双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芯片 复合 mimo 天线 阵列 波束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集成芯片复合MIMO天线阵列波束形成方法,解决了多个集成芯片共同工作的情况难以考虑芯片之间的互联以及是否能匹配波束形成信号处理等问题,其主要方案包括如下步骤:S1、对集成的两芯片中每一路发射通道对应的接收通道,对当前目标计算出其所有相位差并对相位信息进行解缠绕处理;S2、利用天线对称性,计算得到当前目标在当前天线阵列下的基准相位;S3、计算当前目标虚拟通道相位以及相位加权平均值;S4、计算当前目标的波达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天线技术和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集成芯片复合MIMO天线阵列波束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包含完整收发组件甚至包括ADC采集等数字部分的集成芯片所制作的完整雷达系统已经被广泛的用于车载、交通、安防等多个领域。使用集成芯片制作的具有高集成度的雷达系统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
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阵列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组天线,在不显著增加天线通道个数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天线阵列的测角能力。对于集成芯片构成的MIMO天线阵列,所有的收发通道都是从芯片的引脚引出,因此在天线阵列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天线阵列本身的性能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布线长度、馈线损耗、是否结构冲突等问题,对于多个集成芯片共同工作的情况更要着重考虑芯片之间的互联以及是否能匹配波束形成信号处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重叠和对称部分的天线进行误差对消和幅相校正的集成芯片复合MIMO天线阵列波束形成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成芯片复合MIMO天线阵列波束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集成的两芯片中每一路发射通道对应的接收通道,对当前目标计算出其所有相位差并对相位信息进行解缠绕处理;
S2、利用天线对称性,计算得到当前目标在当前天线阵列下的基准相位;
S3、计算当前目标虚拟通道相位以及相位加权平均值;
S4、计算当前目标的波达角度。
进一步地,每片所述芯片包括3路发射通道与4路接收通道,两所述芯片结构上相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对所有相位信息进行解缠绕处理公式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基准相位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6路发射通道对应的第2路接收通道和第3路接收通道的相位差,并对相位差信息进行解缠绕处理,计算6路发射对应的第6路接收通道和第7路接收通道的相位差,并对相位差信息进行解缠绕处理,则基准相位ρstd计算步骤如下,
其中δ|Txn|Rxm为第n路的发射通道相对于第m路的接收通道的相位误差系数
对应求解平均值,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n1路发射m1路接收通道和n2路发射m2路接收通道的相位差,公式为,
其中exp(-j4πVrTc/λ)为多普勒相位偏移补偿,Vr为目标速度,Tc为脉冲重复周期,λ为载波波长,
对应进行解缠绕处理,计算虚拟通道相位,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雷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雷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1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园区能效管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