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式多点协同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6580.7 | 申请日: | 202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辛琪;杨文科;陈宝杰;王畅;齐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G08G1/095;H04L6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式 多点 协同 道路 运行 风险 主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式多点协同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及方法。防控系统包括现场端防控、局部路段协同层、整体路段协同层和路网协同层;现场端防控包括多个现场防控组件,每个现场防控组件包括3级防控计算中心、数据采集组件和交通控制与诱导设备;局部路段协同层包括2级防控计算中心;整体路段协同层包括1级防控计算中心和5G网络;路网协同层包括5G网络、0级防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0级防控计算中心和所述云计算平台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高风险交通行为监测和矫正与路网运行风险监测、辨识和主动防控,能够有效降低路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式多点协同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高速公路发生的事故总量非常多,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因此对车辆进行持续跟踪,并诱导车辆安全通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交通目标跟踪技术信息采集方式单一,风险交通行为干预矫正及路网风险管控存在预警智慧化程度低,矫正手段单一,大多数基于单点位的主动防控,尚未实现路段路网一体化管控,难以简单通过构建应用层实现对风险行为的协同识别、预测和多模式矫正,降低事故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式多点协同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及方法,既解决集中式控制可靠性和实时性难以保障的问题,也解决了分布式控制存在跨区域风险的问题,能够对运行车辆安全、高效的诱导;采用“多点感知+多点连续矫正+多点决策”的混合式四级防控架构,实现对运行风险评估与矫正策略的及时、准确响应;通过智能云处理中心,实现路段路网运行风险评估体系与自助矫正的协同交互计算,增强路网全域风险防控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混合式多点协同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包括现场端防控、局部路段协同层、整体路段协同层和路网协同层;
现场端防控包括多个现场防控组件,每个现场防控组件包括3级防控计算中心、数据采集组件和交通控制与诱导设备;数据采集组件和交通控制与诱导设备分别与3级防控计算中心电连接;
局部路段协同层包括2级防控计算中心;
整体路段协同层包括1级防控计算中心和5G网络;
路网协同层包括5G网络、0级防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0级防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电连接;
0级防控计算中心通过5G网络和1级防控计算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1级防控计算中心通过5G网络与2级防控计算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2级防控计算中心与多个3级防控计算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的,现场防控组件包括上游现场防控组件和下游现场防控组件;
上游现场防控组件的数据采集组件包括第一雷视一体机和气象传感器;下游现场防控组件的数据采集组件包括第二雷视一体机、CO/VI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火灾探测器;
上游现场防控组件的交通控制与诱导设备包括交通信号灯和可变情报板;下游现场防控组件的交通控制与诱导设备包括智能道钉、调频广播、车道控制标准和可变限速标志。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雷视一体机和第二雷视一体机分别与0级防控计算中心电连接。
优选的,路网协同层还包括视频中心存储器和大数据处理平台,0级防控计算中心分别与视频中心存储器和大数据处理平台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路网协同层还包括液晶拼接屏和多分屏解码器,液晶拼接屏和多分屏解码器电连接;多分屏解码器与所述0级防控计算中心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6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