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模块频率确定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4008.9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香植钿;林寅龙;杨思;谢友生;田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模块 频率 确定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模块频率确定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静止状态下对第一冷却模块进行振动测试,确定第一冷却模块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在动态工况下确定第一冷却模块的有效频率,由此确定比值系数;基于目标转速和比值系数,确定目标转速对应的激励频率和第二固有振动频率;再确定第二固有振动频率对应的第二冷却模块;基于第二冷却模块被动侧和主动侧的相位差,对第二冷却模块进行调整,确认目标冷却模块;基于目标冷却模块,确定目标冷却模块对应的目标固有振动频率。该方法通过在静止状态和动态工况下对冷却模块的振动频率进行测试,解决了冷却模块在激励源作用的影响下起吸振器作用的频率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模块频率确定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不同转速动态工况的开发过程中,由发动机等动力装置组成的动力总成模块在某一转速下会产生与该转速对应的激励频率,当动力总成产生的激励频率与车辆车身整体共振频率耦合时,常常会产生较大的整车振动,并由此引出一系列问题,降低车辆乘坐体验感。冷却模块是指由散热器、冷凝器、风扇等器件组成的散热装置,该冷却模块设置在汽车车身上,与动力总成模块相连,使冷却模块在车辆上作为车身吸振器使用以降低车辆振动幅度。由于动力总成模块产生的激励振动会影响到冷却模块,因此,冷却模块也会作为激励源对车身产生激励作用。在目标转速下运行时,需要确定冷却模块在作为吸振器使用时达到最佳吸振效果的振动频率。现有冷却模块的振动频率确定方案中,通常将冷却模块作为吸振器使用的效果和其作为激励源产生的激励分开考虑进行匹配确定,具体为利用静止状态下的冷却模块作为吸振器使车身振动产生频率波谷的特性进行匹配。但此方法无法兼顾冷却模块作为激励源对车身振动产生的影响,使得测量到的冷却模块振动频率误差较大。因此,在冷却模块同时作为吸振器和激励源对车辆产生作用时,如何确定冷却模块对车辆起吸振器作用时的振动频率,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模块频率确定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冷却模块同时作为吸振器和激励源对车辆产生作用时,确定冷却模块对车辆起吸振器作用时的振动频率的问题。
一种冷却模块频率确定方法,包括:
在静止状态下,对第一冷却模块进行振动测试,确定所述第一冷却模块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
在动态工况下,对第一冷却模块进行振动测试,确定所述第一冷却模块对应的有效频率;
基于所述第一冷却模块对应的有效频率和所述第一冷却模块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确定比值系数;
基于目标转速和所述比值系数,确定所述目标转速对应的激励频率和第二固有振动频率;
根据所述激励频率、所述第二固有振动频率和所述第一冷却模块,确定所述第二固有振动频率对应的第二冷却模块;
在所述目标转速下,对所述第二冷却模块进行相位确认,确定目标冷却模块;
在静止状态下,对所述目标冷却模块进行振动测试,确定所述目标冷却模块对应的目标固有振动频率。
优选地,所述在静止状态下,对第一冷却模块进行振动测试,确定所述第一冷却模块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包括:
在静止状态下,对第一冷却模块进行振动测试,获取所述第一冷却模块被动侧的第一传递函数和第一相位函数,并获取所述第一冷却模块主动侧的第二相位函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函数和所述第二相位函数,确定相位差为90度的第一振动频率,在所述第一振动频率为所述第一传递函数的波谷对应的频率时,将所述第一振动频率确定为所述第一冷却模块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
优选地,所述在动态工况下,对第一冷却模块进行振动测试,确定所述第一冷却模块对应的有效频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4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