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Cu共掺的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3621.9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平;陈泽人;谢月娥;徐晶;颜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12 | 分类号: | C01G45/12;H01M4/36;H01M4/525;H01M4/505;H01M4/48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石晓花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 cu 层状 钠离子 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i/Cu共掺的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通过Li/Cu元素共掺的方式将Cusupgt;2+/supgt;和Lisupgt;+/supgt;掺杂进入锰基正极材料的过渡金属层,从而激活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进而提高所述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所述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兼顾大容量、低应变、高倍率、环境友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有望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i/Cu共掺的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可再生能源中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受自然条件限制严重,因此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快响应速度等优势的电化学储能开始备受关注。目前,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中使用锂离子电池(LIB)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功,以金属锂为阳极的固态LIB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LIBs的两种最重要的金属元素(锂和钴)存在成本急剧增加以及储量有限的不足。
钠与锂为同一主族,其在配备先进无钴正极的钠离子电池(SIB)和解决“锂恐慌”和“钴恐慌”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钠离子电池而言,正极占电池总成本的近三分之一,并主导着电池的输出电压、比容量和工作寿命。经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普鲁士蓝类似物、聚阴离子化合物、隧道氧化物和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NaxTMO2(TM主要为过渡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由于层状锰基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易制备等特点,受到材料和电池领域研究人员的青睐。但是,P2型层状锰基正极材料中+3价的Mn存在Jahn-Teller效应,这引发了M-O键发生变化,最终发生MO6八面体结构的畸变,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兼顾大容量、应变低、高倍率的长寿命、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i/Cu共掺的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本发明中通过Li/Cu元素共掺的方式将Cu2+和Li+掺杂进入锰基正极材料的过渡金属层,从而激活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进而提高所述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所述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兼顾大容量、低应变、高倍率、环境友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有望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本发明中首先提供了一种Li/Cu共掺的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六边形块状结构,直径为1~2μm;所述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Li+和Cu2+共掺杂进入P2相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过渡金属层中。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上述Li/Cu共掺的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Na2CO3、Li2CO3、CuO和MnO2混合均匀后加入无水乙醇进行球磨,然后对球磨后得到的混合物压片,压片后在900℃下煅烧,煅烧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Li/Cu共掺的层状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记为Na0.7Li0.1Cu0.2Mn0.7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3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