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气喷射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2206.1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欣;刘国臣;崔建磊;窦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气 喷射 控制系统 方法 车辆 | ||
本申请适用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氨气喷射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所述氨气喷射控制系统包括尿素箱、尿素泵、尿素喷射器、反应器、稳压箱、氨气喷射器和控制单元;尿素箱通过尿素泵与尿素喷射器连通,尿素喷射器的喷射口设置于反应器内;反应器、稳压箱和氨气喷射器依次连通,氨气喷射器的喷射口设置在后处理系统上;控制单元分别与尿素泵、尿素喷射器和氨气喷射器电连接。当车辆处于启动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尿素泵正转,并控制尿素喷射器和氨气喷射器打开,当车辆熄火时,控制单元控制尿素泵反转,使尿素喷射器以及管路内的尿素溶液回流至尿素箱,可以解决尿素溶液在后处理系统处容易结晶,导致车辆排放尾气无法满足排放标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气喷射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柴油车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气体,车辆配备了SCR(Selective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利用尿素溶液对氮氧化物气体进行还原,最终生成氮气和水,以实现降低车辆尾气中氮氧化物气体的效果。
在发动机排气温度低于180℃时,尿素溶液极易出现白色结晶状物体,大量累积后造成尿素喷嘴、排气管、后处理器等堵塞。同时,在寒冷地区,车辆熄火后残留的尿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结冰膨胀,造成尿素溶液喷嘴粘连、堵塞,尿素溶液喷射过小或无法正常喷射,导致车辆尾气中氮氧化物气体转化效率降低,无法满足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氨气喷射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可以解决尿素溶液在后处理系统处容易结晶,导致车辆排放尾气无法满足排放标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氨气喷射控制系统,包括尿素箱、尿素泵、尿素喷射器、反应器、稳压箱、氨气喷射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尿素箱通过所述尿素泵与所述尿素喷射器连通,所述尿素喷射器的喷射口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内;所述反应器、所述稳压箱和所述氨气喷射器依次连通,所述氨气喷射器的喷射口设置在后处理系统上;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尿素泵、所述尿素喷射器和所述氨气喷射器电连接;
当车辆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尿素泵正转,并控制尿素喷射器和所述氨气喷射器打开,所述尿素箱中的尿素溶液经过所述尿素泵由所述尿素喷射器喷射到所述反应器中,与所述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反应生成氨气;所述反应器中产生的氨气进入所述稳压箱;所述稳压箱中的氨气由所述氨气喷射器喷射至所述后处理系统;
当车辆熄火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尿素泵反转,使所述尿素喷射器以及管路内的尿素溶液回流至所述尿素箱。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氨气喷射控制系统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反应器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当车辆熄火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气压缩机工作,将空气注入所述反应器,使所述反应器、所述稳压箱、所述氨气喷射器以及管路中的氨气进入所述后处理系统。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氨气喷射控制系统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氨气喷射控制系统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串连在所述尿素箱和所述稳压箱之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氨气喷射控制系统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串连在所述反应器和所述稳压箱之间,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氨气喷射控制系统还包括截流阀,所述截流阀串连在所述减压阀和所述稳压箱之间,所述截流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截流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打开或关闭。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氨气喷射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氮氧检测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氮氧检测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2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超导纳米集成电路的无损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撞结构及车辆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