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场淋洗稳定化封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27963.X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7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祝怡斌;陈国梁;钟瑞林;李昉泽;王有霖;黄凯龙;鞠丽萍;邹志强;刘子齐;陈斌;陈玉福;周士捷;陈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00;C22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吸附 稀土 矿镁盐 原地 矿场 淋洗 稳定 化封场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场淋洗稳定化封场的方法,涉及浸矿场污染治理领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场淋洗稳定化封场的方法,包括:依次使用淋洗用水、含有稳定化剂的淋洗液、含有酸化调节剂的淋洗液对原地浸矿场进行解吸淋洗、稳定化淋洗和酸化调控淋洗,然后进行注液孔密实封孔封场。本申请提供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场淋洗稳定化封场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硫酸镁的积留量、镁的赋存形态、镁的释放量、酸的残留量、雨水入渗淋溶尾水量,从源头控制原地浸矿场残留硫酸镁和酸的释放导致下游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土壤盐化和酸化污染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浸矿场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场淋洗稳定化封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具有品位低、埋藏浅、分布散等特点,原地浸矿场的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径流短、地下水和地表水联系紧密的特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工艺,采用硫酸镁作浸矿剂,用硫酸调节硫酸镁浸矿剂的pH为4.0左右,浸矿过程加入过量的硫酸镁,每生产1t稀土,约需加入8~15t硫酸镁,导致原地浸矿场积留大量的硫酸镁,在降雨淋溶情况下释放镁、硫酸盐、酸、重金属等污染物,一般浸矿场浸矿结束时的尾水(母液)硫酸盐含量浓度大于3500mg/L,镁浓度大于800mg/L,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导致地下水硬度增加、硫酸盐增加等水体污染,污染原地浸矿场周边水土环境,导致土壤的酸化和盐化等污染。
浸矿结束后的浸矿场积留硫酸镁采用清水淋洗措施存在前期淋洗效果好、后期淋洗效果差、淋洗时间长等问题,在矿山推广应用难,急需高效的淋洗技术。
浸矿结束后注液孔很少进行封孔,封孔也只是将施工过程产生的岩土简单回填,导致大量雨水经注液孔进入矿土层,从而大大增加封场后原地浸矿场淋溶水量,加重水土环境污染。
浸矿结束后如何进行封场,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场淋洗稳定化封场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镁盐原地浸矿场淋洗稳定化封场的方法,包括:
依次使用淋洗用水、含有稳定化剂的淋洗液、含有酸化调节剂的淋洗液对原地浸矿场进行解吸淋洗、稳定化淋洗和酸化调控淋洗,然后进行注液孔密实封孔封场。
优选地,所述淋洗用水包括处理后的淋洗尾水;
所述处理后的淋洗尾水中硫酸盐的浓度不大于800mg/L、镁的浓度不大于100mg/L。
优选地,所述解吸淋洗结束时,解吸淋洗出水中的硫酸盐的浓度不大于900-1000mg/L、镁的浓度不大于200-250mg/L。
优选地,所述稳定化剂包括碳酸盐和/或碳酸氢盐。
优选地,所述碳酸盐包括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碳酸氢盐包括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含有稳定化剂的淋洗液中氨氮浓度不大于15mg/L。
优选地,所述稳定化淋洗结束时,稳定化淋洗出水中的硫酸盐的浓度800-850mg/L、镁的浓度不大于100-120mg/L。
优选地,所述酸化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含有酸化调节剂的淋洗液中钠离子浓度不大于200mg/L,钾离子浓度不大于200mg/L。
优选地,所述酸化调控淋洗结束时淋洗出水中的pH6.5-8,硫酸盐的浓度不大于800mg/L、镁的浓度不大于1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7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