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及其单桥双电机电驱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6360.8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龙;章金乐;赵玉婷;施悠笛;于闯;叶光海;孔子豪;于海生;林霄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星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龙威壮;龙洪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及其 单桥双电 机电 总成 | ||
一种汽车及其单桥双电机电驱总成,该单桥双电机电驱总成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一半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半轴;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为多级NGW行星齿轮减速器。本申请中的单桥双电机电驱总成中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为多级NGW行星齿轮减速器,相较于现有的双电机电驱总成技术中所采用的NW行星齿轮减速器,其轴向尺寸更小,需要占用的轴向空间更少,且不存在装配对齿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技术,尤指一种汽车及其单桥双电机电驱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发展趋势。电动车的性能越来越受关注,受限于电机技术发展,当前采用单电机的电驱总成要达到高功率时,体积与重量都会增加很多,这限制了高性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时,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性能的背景下,矢量控制,差速锁等动力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单电机传动系统方案对于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增加大量机械机构,这造成了单个电机总成的体积与重量都无法降低。
因此,采用双电机的电驱总成方案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使用两个电机及相对应的传动系统,达到高性能电动汽车的要求,同时由于每个电机各搭载一套传动系统,使整个动力总成的布局更加灵活。
现有的双电机的电驱总成方案通常采用NW行星齿轮减速器,其轴向尺寸较大,且存在装配对齿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桥双电机电驱总成,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一半轴;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半轴;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为多级NGW行星齿轮减速器。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或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为双级NGW行星齿轮减速器。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
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一半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设置;
第一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齿圈内,且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同轴,且套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主轴上;
第一齿圈,其内周面和外周面上均设置有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同轴设置;
第一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齿圈之间,且啮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
第二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齿圈之间,且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齿圈;
第一固定行星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以及
第一运动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一转轴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一一对应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在所述第一齿圈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一一对应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星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星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6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