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24363.8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9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昊润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G06F11/00;G06T7/9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计算机 数据 安全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告警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是采集机箱的倾角、机箱内部图像信息以及计算机关机异常次数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是更加采集的数据分析硬盘发生故障的概率;所述告警模块是在硬盘故障概率大于设定阈值时,向终端设备发送告警提示;本发明通过对计算机机箱的震荡和关机异常的次数以及机箱内部的灰尘覆盖度去分析硬盘故障发生的概率,能够及时发现硬盘故障,提高检测维修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电脑硬盘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计算机需要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大部分软件都存储在硬盘上;硬盘含有磁头、磁道、扇区以及柱面等部分,当在硬盘工作的时候关掉电源,会导致硬盘的物理损坏,而且也会丢失数据;由于磁头和磁片的距离非常近,如果硬盘在工作的时候遭到剧烈的震荡会导致磁头敲打磁片,有可能磁头划伤磁片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磁头损坏,整个硬盘无法使用,并且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在现有的技术下,只有当硬盘发生故障后使用者无法得知,只有在电脑出现蓝屏或者其他情况下使用者才会得知硬盘发生故障,并且由于没有及时维修导致硬盘中的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数据安全监测方法,所述计算机数据安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采集系统日志中计算机出现关机异常的次数,并且通过高清摄像头在设定的时间间隔中采集计算机机箱的内部的图像信息,根据计算机机箱的内部图像信息计算图像对比度来分析机箱内部的灰尘覆盖度;灰层对硬盘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在沉积在硬盘的电路板的灰尘会严重影响电路板上芯片热量的散发,使得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温度上升,进而导致芯片过热而烧毁;并且灰尘如果吸入水分,是很容易导致电路短路的;
S1-2、采集计算机机箱内部的机械硬盘在进行读写操作时,机械硬盘遭遇震动的强度大小;在硬盘工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它的震荡,由于磁头与磁片的距离非常近,如果遭到剧烈的震荡会导致磁头敲打磁片,有可能磁头会划伤磁片,也可能会导致磁头的彻底损坏,使整个硬盘无法使用;
S1-3、将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到数据库中;
S1-4、建立一个硬盘故障预测模型,通过硬盘故障预测模型对硬盘的故障进行预测;
S1-5、当硬盘故障的概率大于设定的阈值时,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向终端设备发送告警提示,提醒相关人员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S1-1中采集计算机出现关机异常的次数具体方法如下:设置采集系统日志中计算机出现关机异常的次数为xi,并且采集系统日志中计算机出现关机异常次数的时间间隔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昊润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昊润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4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