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蚊防晒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016298.4 申请日: 2023-01-06
公开(公告)号: CN116035947A 公开(公告)日: 2023-05-02
发明(设计)人: 骆建华;赖云燕;朱剑;何维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84 分类号: A61K8/84;A61K8/25;A61K8/37;A61K8/42;A61K8/49;A61K8/34;A61K8/92;A61K8/11;A61Q17/02;A61Q17/04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罗新
地址: 528415***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晒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驱蚊防晒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驱蚊防晒粒子包括内核和包覆于内核的壳层;内核的组成包括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负载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的驱蚊剂和防晒剂;壳层的组成包括聚多巴胺;防晒剂包括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以此防晒粒子为原料制备得到的驱蚊防晒霜具有长效的驱蚊和防晒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驱蚊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蚊防晒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夏季是蚊虫高发季节,其中白纹伊蚊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多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成虫偏嗜人血,温度适宜时,其幼虫在农村和城市环境中的各种类型容器积水中均能孳生,影响居民的室外工作、休闲、旅游和运动等活动。为防止被白纹伊蚊叮咬,蚊虫驱蚊剂成为居民出门必备的卫生防护用品。蚊虫驱蚊剂携带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剂型主要有驱蚊液、驱蚊花露水、驱蚊霜、驱蚊乳、驱蚊膏等,有效成分包括化学合成类驱蚊剂和植物源类驱蚊剂。但是驱蚊剂存在被人体皮肤吸收的危害以及驱避效果不持久的缺陷。紫外线按照波长分为长波紫外线(UVA 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和短波紫外线(UVC 190~280nm),其中,UVA和一部分UVB可以到达地球表面,部分UVC被行星周围的平流层和臭氧层阻挡。UVA 可以穿透皮肤表面到达真皮层,引起皮肤松弛和皱纹。UVB辐射在皮肤上,可以引起皮肤表面细胞核酸或蛋白质变性,以及急性皮炎和皮肤癌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皮肤癌已被证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发病率不断上升。太阳照射的紫外线辐射是皮肤癌的主要病因。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户外活动,驱蚊和防晒同样重要,目前市面上大多产品只是单一的驱蚊或者防晒,比较少将两者结合起来。此外,有研究表明,羟苯甲酮(防晒霜中的常见防晒成分)与避蚊胺混合,会增加两种化合物质被皮肤的吸收的风险;两者同时使用还会降低防晒霜的有效防护时间。

因此,开发一种长效的具有驱蚊和防晒作用的驱蚊防晒霜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驱蚊防晒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此防晒粒子为原料制备得到的驱蚊防晒霜具有长效的驱蚊和防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驱蚊防晒粒子,所述驱蚊防晒粒子包括内核和包覆于所述内核的壳层;

所述内核的组成包括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负载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的驱蚊剂和防晒剂;

所述壳层的组成包括聚多巴胺;

所述防晒剂包括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驱蚊防晒粒子,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聚多巴胺(PDA)为壳体,修饰负载驱蚊剂和防晒剂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使驱蚊和防晒能够相结合。由于PDA出色的生物黏附性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缓释、控释作用,使本发明驱蚊防晒霜能够防止透皮吸收,还能延长驱蚊和防晒时间,且不会对皮肤造成潜在健康威胁。

2.聚多巴胺(PDA)具有出色的吸收紫外线、金属螯合、自由基清除等能力,它可以在纳秒甚至更快的时间范围内将90%的吸收紫外线能量作为热量消散出去;而且多巴胺中的儿茶酚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黏附性,PDA对几乎所有类型的表面都具有优异的黏附性,其作为载体粒子,能有效黏附于皮肤表面,减弱粒子的皮肤渗透性,降低对皮肤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蚊剂包括3-(N-正丁基乙酰胺基)-丙酸乙酯、2-(2-羟乙基)-哌啶-1-碳酸-1-甲基异丙酯和对薄荷基-3,8-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采用一种低渗透缓释驱蚊粒子,PDA具有良好的生物黏附性,能够有效黏附于皮肤表面,从而降低驱蚊剂渗透皮肤的量;酯类驱蚊剂和对薄荷基-3,8-二醇能够被二氧化硅多孔纳米粒子包裹住,缓慢挥发,从而延长了驱蚊有效保护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6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