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涤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3422.1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齐鹏;陈烽;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23/04 | 分类号: | D06M23/04;D06M13/288;D06M13/364;D06M11/3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赵静然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涤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涤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阻燃涤纶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阻燃剂与溶剂充分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混合后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高速搅拌至发泡,得到泡沫。S3.将泡沫涂抹在涤纶上,得到泡沫涂抹织物。S4.将泡沫涂抹织物干燥完毕,得到所述阻燃涤纶。步骤S1阻燃剂由:磷酸酯、异氰尿酸酯制备得到。步骤S1所述混合液A中阻燃剂的质量含量为10‑20%。本发明通过泡沫整理技术在涤纶织物上涂覆本申请阻燃剂,一方面实现了对阻燃剂溶液的高效利用,几乎不存在待处理废液,环保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时的成本。另一方面显著改善了涤纶的阻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阻燃涤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须且应用极为广泛的工业产品。例如,棉织物具有柔软,透气,舒适的特点。涤纶织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性能优异的特点。然而,绝大部分织物均存在极限氧指数较低的问题,因此极易被引燃,且由于绝大部分织物的比表面积大,因此火焰在织物上的蔓延速度快。因此织物是很容易引起火灾,或扩散火源的易燃物,即使现在也任有因为织物引发火灾或扩散火灾范围的报道,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涤纶作为常用纺织品之一,也存在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对织物进行阻燃改性以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现有的工业化的织物阻燃整理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为浸轧处理,通过将阻燃剂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将待改性织物浸入阻燃剂溶液中,并用轧车处理得到阻燃改性织物。该方法虽然便捷高效,但是一批次阻燃剂溶液能浸轧处理的织物总量有限,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阻燃剂溶液,因此会产生大量废液且存在阻燃剂和溶剂用量巨大、阻燃剂溶液废液处理困难、工作环境易充斥异味等诸多问题。
促进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国家需求、国民经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采用现有的浸轧处理方法和与之相匹配的阻燃剂对涤纶进行阻燃改性,已经难以符合我国新的技术发展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示例性的提供了一种阻燃涤纶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阻燃剂与溶剂充分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混合后得到混合液。
S2.将混合液高速搅拌至发泡,得到泡沫。
S3.将泡沫涂抹在涤纶上,得到泡沫涂抹织物。
S4.将泡沫涂抹织物干燥完毕,得到所述阻燃涤纶。
步骤S1阻燃剂由:磷酸酯、异氰尿酸酯制备得到。
步骤S1所述混合液A中阻燃剂的质量含量为10-20%。
现有涤纶的浸轧处理技术需要首先将涤纶浸泡在阻燃剂溶液中,使得阻燃剂溶液中的阻燃剂通过涤纶织物纤维对溶剂的浸湿吸附作用而附着在织物上,然后通过轧车处理使得阻燃剂溶液可以浸入涤纶内部的织物纤维上,往复多次后实现对织物的阻燃改性处理。浸轧处理一般要求阻燃剂具有良好溶解性且与涤纶纤维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能力或具备接枝反应能力。
可见浸轧处理过程中涉及织物浸泡,带阻燃剂溶液的湿织物的从浸泡池转移至轧车,轧车对湿织物的高压处理,这就存在:1.阻燃剂溶液与织物需要长期浸泡接触,容易沾染织物外表面杂质,导致阻燃剂溶液被污染。2.轧车的高压处理必然会将湿织物吸附的阻燃剂溶液部分挤出,这部分阻燃剂溶液由于浓度难以控制,杂质难以分离,因此一般直接作为废液或循环使用1-2次后废弃成为废液。3.阻燃剂溶液随织物在经历浸泡、轧压、转移过程中,含有阻燃剂成分的溶剂会挥发至工作环境中,从而造成工作环境充斥异味,如:有机溶剂的异味和/或阻燃剂自身挥发出的异味。
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阻燃涤纶的制备方法,制备阻燃剂泡沫的过程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涂刷泡沫和烘干可在封闭生产线内完成,因此可有效避免阻燃剂溶液与外部工作环境的接触,显著降低工作环境的异味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3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