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多源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12936.5 | 申请日: | 2023-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7/20;G01R19/00;G01N27/04;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蔡铖 |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地 特性 参数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多源检测方法,涉及接地网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待检测的接地网特性参数进行分类,并对每种接地网特性参数进行预检测,并设定为预检测特性参数;对待检测的接地网的环境参数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的环境参数设定影响参数,对影响参数进行预检测,并设定为预检测影响参数;对待检测的接地网特性参数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设定为特性实时参数;对影响参数的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设定为环境实时参数;本发明通过对接地网以及环境因素的多源数据进行综合检测分析,以解决现有的接地网安全检测方式和数据分析方式单一,安全预警滞后且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地网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多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接地网是对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个金属接地极和由导体将这些接地极相互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体的总称。它广泛应用在电力、建筑、计算机,工矿企业、通信等众多行业之中,起着安全防护、屏蔽等作用。接地网有大有小,有的非常复杂庞大,也有的只由一个接地极构成,一般根据需要来设计。接地装置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科学合理的测试接地装置的各种特性参数,准确评估其状况十分重要。
现有的技术中,对于接地装置的测试工作比较薄弱,技术手段落后,并且针对接地网检测数据的分析手段也比较单一,很难对接地网的运行安全性进行及时的预警,因此缺少一种用于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多源检测方法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多源检测方法,通过对接地网以及环境因素的多源数据进行综合检测分析,以解决现有的接地网安全检测方式和数据分析方式单一,安全预警滞后且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多源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对待检测的接地网特性参数进行分类,并对每种接地网特性参数进行预检测,并设定为预检测特性参数;
步骤S20,对待检测的接地网的环境参数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的环境参数设定影响参数,对影响参数进行预检测,并设定为预检测影响参数;
步骤S30,对待检测的接地网特性参数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设定为特性实时参数;对影响参数的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设定为环境实时参数;
步骤S40,将预检测特性参数和预检测影响参数设定为预检测参数,将特性实时参数和环境实时参数设定为实时检测参数;对预检测参数和实时检测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接地网的实时分析状态,并基于实时分析状态进行接地网安全预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S101,将接地网特性参数分为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以及转移电位;
步骤S102,采用电压和电流检测的方法对接地电阻进行获取,获取接地电压和接地电流,将接地电压和接地电流通过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接地电阻;所述电阻计算公式配置为:其中,Rjd为接地电阻,Ujd为接地电压,Ijd为接地电流;
步骤S103,设置测量接触电位差的第一垂直测量点位和第二垂直测量点位,采用毫伏表分别测量第一垂直测量点位和第二垂直测量点位处的电流值,并分别设定为第一垂直电流值和第二垂直电流值,求取第一垂直电流值和第二垂直电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并设定为接触电位差;
步骤S104,设置测量跨步电位差的第一水平测量点位和第二水平测量点位,采用毫伏表分别测量第一水平测量点位和第二水平测量点位处的电流值,并分别设定为第一水平电流值和第二水平电流值,求取第一水平电流值和第二水平电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并设定为跨步电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2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