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拉强度大于750MPa的高强TiAl合金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7874.9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杨洋;唐斌;林博超;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B22F1/00;C22C1/047;B22F10/28;B22F10/64;B22F10/66;B22F3/15;B33Y10/00;B33Y40/20;B33Y7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强度 大于 750 mpa 高强 tial 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大于750MPa的高强TiAl合金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其中一种抗拉强度大于750MPa的高强TiAl合金的粉末成分为Ti‑47.5Al‑6.8Nb‑0.2W,其元素重量百分比为:铝30.96%、铌16.02%、钨0.94%、铁0.02%、碳0.0055%、氮0.0158%、氢0.0021,余量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通过调整元素组分含量,为EBM工艺设计的高强TiAl合金成分方案为Ti‑47.5Al‑6.8Nb‑0.2W;与TNM合金相比,其中高含量的Al(47.5at.%)确保合金发生包晶凝固以避免织构形成,从而改善室温塑性;与TiAl‑4822合金相比,增加了Nb含量,并采用W代替Mo,从而保证合金具有更好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拉强度大于750MPa的高强TiAl合金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TiAl系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以及良好的高温性能,可在高温下长期工作,而其密度仅为镍基高温合金的一半。TiAl合金的高比刚度值(E/ρ)使声激发振动的频率提高,非常符合作为涡轮静子叶环、工作叶片及气喷嘴部件时的工况。过去的10年里,TiAl合金在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并逐渐得到应用,如GEnx发动机的最后两级低压涡轮工作叶片,使用铸造Ti-48Al-2Cr-2Nb(TiAl-4822)合金替代原有的镍基高温合金,实现减重100千克。
与Ni基高温合金相比,限制TiAl合金应用的最大障碍是加工成本高及使用温度要求苛刻等问题。一方面,TiAl金属键和共价键混合的键和方式使其在具有优异高温性能的同时,还存在本征脆性、加工难度大、成材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从相组成来看,TiAl合金从室温到接近熔点一直保持长程有序结构,因此加工温度非常高,且显微组织和变形特性对温度非常敏感,这就需要特定的热加工工艺和高温装备。
从材料方面而言,TiAl-4822合金室温强度约400MPa,使用温度在650℃左右,为满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轻量化需求,需开发具有更高强度、更高使用温度的TiAl合金制造技术。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抗拉强度大于750MPa的高强TiAl合金及其增材制造方法,解决了脆性材料的加工难题,实现成形研制的TiAl合金强度达到750MPa以上,同时实现材料使用温度提升150℃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抗拉强度大于750MPa的高强TiAl合金,粉末成分为Ti-47.5Al-6.8Nb-0.2W,其元素重量百分比为:铝30.96%、铌16.02%、钨0.94%、铁0.02%、碳0.0055%、氮0.0158%、氢0.0021,余量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拉强度大于750MPa的高强TiAl合金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在成形舱室内的两个料缸预先放置高强TiAl合金粉末;
调节成形制造的工艺参数;
采用优化工艺进行成形制造;
将成形完成后的材料进行热等静压处理;
对成形材料进行CT探伤检测;
加工制备室温拉伸试样,测试分析成形材料抗拉强度;
根据测试结果,调节成形制造的工艺参数,直至测试结果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成形舱室真空度为1×10-3Pa~3×10-3Pa。
进一步地,所述成形制造时,保持环境温度在1100~1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7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