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06224.2 | 申请日: | 2023-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程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纶精密制造(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27/32;B32B27/06;B32B9/00;B32B9/04;B32B27/08;B32B27/36;B32B37/00;B32B37/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宣美军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防水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包括导电基层(1)、光学处理层(2)、防水处理层(3)和复合处理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层(1)和防水处理层(3)之间设有光学处理层(2),所述复合处理层(4)设在防水处理层(3)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包括基膜层(101)和导电油墨层(102)所组成,所述导电油墨层(102)设在基膜层(10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处理层(2)包括防眩光层(201)、防蓝光层(202)和中间光学层(203),所述中间光学层(203)设在导电基层(1)的上端,所述防蓝光层(202)设在中间光学层(203)和防眩光层(20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处理层(3)包括第一防水层(301)、第二防水层(302)和防渗透层(303),所述防渗透层(303)设在光学处理层(2)的上端,所述第二防水层(302)设在防渗透层(303)和第一防水层(3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处理层(4)包括耐磨层(401)、防静电层(402)和耐热层(403),所述耐热层(403)设在防水处理层(3)的上端,所述防静电层(402)设在耐磨层(401)和耐热层(403)之间。
6.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基膜层(101)后,将导电油墨通过固化温度80-150℃,固化时间为1-8分钟后形成导电油墨层(102),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将导电油墨层(102)镀在基膜层(101)下端;
S2:将纳米硅和氧化硅交叠复合得到防眩光层(201),然后将采用薄膜复合技术将纳米层积防蓝光膜材料和溶胶-凝胶薄膜合成防蓝光层(202),采用沉积法在射频为13.56MHe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按比例的SiH4和NH3混合气在硅衬底和石英衬底沉积制得中间光学层(203),利用薄膜复合设备将防眩光层(201)和防蓝光层(202)以及中间光学层(203)进行依次进行复合得到光学处理层(2);
S3:将ptfe粉料、助剂油及表面活性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经熟化、打坯、推挤压延后制备成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压延带,将压延带经三步拉伸,烧结定型形成PTFE微孔膜得到第一防水层(301),将聚四氟乙烯乳液基材、造孔剂填料氧化锌和氧化铝、交联分散助剂无水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形成憎水性聚四氟乙烯膜,得到第二防水层(302),将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加工制成防渗透层(303),将第一防水层(301)和第二防水层(302)以及防渗透层(303)通过薄膜复合设备进行合成得到防水处理层(3);
S4:再通过利用薄膜复合技术将环烯烃共聚物耐热树脂构成的耐热层(403)和PE高分子纳米防静电膜构成的防静电层(402)进行复合然后在将聚酯薄膜构成的耐磨层(401)复合在防静电层(402)上,即可得到复合处理层(4);
S5:将导电基层(1)中的基膜层(101)和光学处理层(2)中的中间光学层(203)面进行真空蒸镀70℃,蒸镀时间10分钟;
S6:再将光学处理层(2)中的防眩光层(201)和防水处理层(3)的防渗透层(303)面进行真空蒸镀50℃,蒸镀时间10分钟;
S7:最后将防水处理层(3)的第一防水层(301)面和复合处理层(4)耐热层(403)面进行真空蒸镀60℃,蒸镀时间10分钟;即可得到防水导电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导电油墨包括5份的银纳米线、80份的水和15份纤维素纳米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机防水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中间光学层(203)的氮氧化硅层的折射率为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纶精密制造(安徽)有限公司,未经新纶精密制造(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62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的污水过滤模块
- 下一篇:转印版的制备方法和转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