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轨迹数据挖掘重点人群的关联对象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05037.2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7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吴楠;蒋修强;周惊宇;胡大明;卢小军;王金涛;王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码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秦溪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轨迹 数据 挖掘 重点 人群 关联 对象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轨迹数据挖掘重点人群的关联对象的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获取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和碰撞对象的轨迹数据;所述轨迹数据包括对象标识、时间、地点和唯一标识;根据所述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和碰撞对象的轨迹数据,得到关联数据;根据所述关联数据,基于预设的关联规则,分别计算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和日期关联度;所述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包括采集次数关联度和采集点关联度;根据所述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和日期关联度,得到关联分析结果。本申请具有实现对于重点人群的时空关联者的关系强度评估,从而达到了从已知到未知的风险对象挖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轨迹数据挖掘重点人群的关联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大型活动中做好重点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极其重要,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识别目标人群中的潜在危险人员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摄像监控、人工辨识等手段对人群进行筛查,但人群人数较大、流动性强,因此对潜在危险人员的寻找不仅费时费力还不够准确,更容易造成遗漏潜在危险人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轨迹数据挖掘重点人群的关联对象的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与重点人群的时空关联者的关系强度评估,从而达到了从已知到未知的风险对象挖掘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轨迹数据挖掘重点人群的关联对象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轨迹数据挖掘重点人群的关联对象的方法,包括:
获取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和碰撞对象轨迹数据;所述轨迹数据包括对象标识、时间和地点;
根据所述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和碰撞对象的轨迹数据,得到关联数据;
根据所述关联数据,基于预设的关联规则,分别计算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和日期关联度;所述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包括采集次数关联度和采集点关联度;
根据所述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和日期关联度,得到关联分析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观察对象和碰撞对象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再根据关联数据计算观察对象与碰撞对象的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和日期关联度,最后通过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和日期关联度,得到关联分析结果,从关联分析结果能够得知观察对象与碰撞对象的时空关联强度,从而达到从已知到未知的风险对象的挖掘。
可选的,获取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和碰撞对象的轨迹数据,包括:
获取观察对象的对象标识;
通过采集设备采集经过人员的轨迹数据;
根据所述观察对象的对象标识,从轨迹数据中调取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并将剩余数据作为碰撞对象的轨迹数据;
将所述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按时间排序,派生出唯一记录号,形成数据集S1;
将所述碰撞对象的轨迹数据按时间排序,派生出唯一记录号,形成数据集S2。
可选的,根据所述观察对象的轨迹数据和碰撞对象轨迹数据,得到关联数据,包括:
将所述数据集S1和数据集S2通过地点进行关联;
计算关联后的时间差,并保存时间差小于预设时间阈值的记录,得到数据集S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和观察对象同地点出现的碰撞对象则被认定为存在潜在危险的对象,因此对与观察对象在同一地点活动且时间差低于预设时间阈值的对象进行筛选,同时采用常态化绑定,排除无关人员的轨迹数据的干扰,降低计算量级。
可选的,根据所述关联数据,基于预设的关联规则,分别计算每日的关联度记录和日期关联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码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码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5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