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氢电源柜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51255.6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任峰;桂吉祥;李子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M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慧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氢电源柜的冷却系统,包括总进水管、总回水管、制氢电源柜内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和汇流排冷却机构,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固定安装在制氢电源柜的柜体上,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的进水口和汇流排冷却机构的进水口均与总进水管连通,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的出水口和汇流排冷却机构的出水口均与总回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方式,实现对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的冷却,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减少了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的损坏率,延长了制氢电源柜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风冷冷却,冷却效果差,且无针对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的冷却系统,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经常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氢电源柜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制氢电源是制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制氢电源的机箱一般采用风冷散热,具体在机箱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利用输风装置驱动机箱外的冷风进入机箱内对各功能器件散热,然后由出风口排出。
但是,机箱内不同功能器件的散热需求不同,而现有散热结构仅能对机箱内各功率器件一同散热,对电能转换器内部无法冷却,难以达到最佳散热效果。另外,现有制氢电源中,各功能器件的排布杂乱,导致机箱内难以形成畅通的散热通道,散热风阻大,影响散热效率。
而且制氢电源柜主要的热量来源于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现有技术中只是通过风冷对制氢电源柜整体进行散热冷却,没有针对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的冷却系统,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经常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经检索发现,2022-11-15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65953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制氢电源的散热结构,包括机箱和散热通道;机箱内设有功能器件;散热通道设置在机箱内,用于驱动并引导外界冷风进入机箱内对功能器件吹扫后再排出机箱外;散热通道为多个,并且不同的散热通道用于对不同的功能器件吹扫散热。上述散热结构中机箱内设有多个散热通道,各散热通道用于对不同的功能器件散热,满足各种功能器件的散热需求,提高散热效果。但该专利中的冷却方式仍然是风冷,冷却效果仍然不好,而且无法对电能转换器内部进行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制氢电源柜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实现对汇流排和电能转换器的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延长了制氢电源柜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氢电源柜的冷却系统,包括总进水管、总回水管、制氢电源柜内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和汇流排冷却机构,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固定安装在制氢电源柜的柜体上,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的进水口和汇流排冷却机构的进水口均与总进水管连通,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的出水口和汇流排冷却机构的出水口均与总回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氢电源柜包括多个单元柜,每个单元柜均包括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和汇流排冷却机构,多个单元柜的多个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并联连接在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上,多个单元柜的多个汇流排冷却机构并联连接在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包括进水横管、进水竖管和电能转换器进水管,进水横管一端与总进水管连通,进水横管的另一端与进水竖管连通,电能转换器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竖管连通,电能转换器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电能转换器中冷却系统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转换器冷却机构还包括回水横管、回水竖管和电能转换器回水管,电能转换器回水管的一端与电能转换器中冷却系统的出水口连通,电能转换器回水管的另一端与回水竖管连通,回水横管的一端与回水竖管连通,回水横管的另一端与总回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位于制氢电源柜的后部,进水竖管、回水竖管和电能转换器中冷却系统的进水口、出水口均位于制氢电源柜的前部,进水横管和回水横管穿过制氢电源柜将进水竖管与总进水管连通、回水竖管与总回水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1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用多功能夹具
- 下一篇:一种提高工件加工稳定性的装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