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28903.6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9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正;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30/30 | 分类号: | H10K30/30;H10K30/57;H10K30/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16010 | 代理人: | 夏智海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钛矿 太阳能 电池 组件 系统 | ||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钙钛矿电池、复合层和第二钙钛矿电池,第一钙钛矿电池中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间隔交替设置在第一钙钛矿吸光层背离玻璃基底的一侧,第二钙钛矿电池中的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间隔交替设置在第二钙钛矿吸光层的背面,无需在玻璃基底和第一钙钛矿吸光层之间以及复合层和第二钙钛矿电池之间设置传输层,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二空穴传输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上,无需在玻璃基底上沉积设置TCO导电薄膜电极,可以减少寄生吸收,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钙钛矿叠层电池中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常普遍采用双面电极接触的方式来制备,设置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即背光面)的电极通常是金属电极,设置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正面(即入光面)的电极则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例如TCO电极)。然而,这样设置会导致正面入光面会存在TCO以及传输层的寄生吸收,导致钙钛矿吸光层的能力下降,导致光电转换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钙钛矿叠层电池中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会导致正面入光面会存在TCO以及传输层的寄生吸收,导致钙钛矿吸光层的能力下降,导致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包括:
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钙钛矿电池、复合层和第二钙钛矿电池,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设置在所述复合层的正面,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设置在所述复合层的背面;
所述第一钙钛矿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基底、第一钙钛矿吸光层和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一传输层位于所述复合层和所述第一钙钛矿吸光层之间,所述第一传输层包括间隔交替设置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空穴传输层;
所述第二钙钛矿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复合层的背面上的第二钙钛矿吸光层、第二传输层和电极,所述第二传输层包括间隔交替设置的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上的负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上的正电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位置相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通过沟槽进行隔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之间通过沟槽隔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均为10nm-50nm,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也均为10nm-50nm。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钙钛矿吸光层与所述玻璃基底之间还设有增透膜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增透膜层包括MgF2膜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增透膜层的厚度为50nm-200n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绝缘隔离,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通过沟槽或者绝缘体绝缘隔离。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所述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28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铸造过程的自动添加随流接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