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载体辊压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89407.4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4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姜舟;单鑫波;闻翔;潘锦杰;周根平;陈健斌;王云伟;陆云峰;俞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 | 分类号: | H01R4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佳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载体 成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载体辊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载体辊压成型设备,包括直径一致且外周轮面的周长一致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滚轮的外周轮面由上平轮面和上成型轮面组成,下滚轮的外周轮面由下平轮面和下成型轮面组成,上平轮面和下平轮面在周向上的弧长一致,上成型轮面和下成型轮面在周向上的弧长一致;上滚轮和下滚轮通过外周轮面相切设置并能够朝相反方向同步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上平轮面始终与下平轮面相切,上成型轮面始终与下成型轮面相切,上成型轮面和下成型轮面相配合进行辊压成型。辊压过程柔和,不容易对导电载体造成损伤,且辊压成型效果好;能够连续对导电载体进行辊压成型,成型效率极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载体辊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载体辊压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导电载体是用于串并联的连接器,通常呈长条状,常见的如导电母排,与电缆的连接相比,柔性母排能具有实现短距离大电流传输、安装维护简单、抗振动冲击能力强、散热条件好、能有效降低导体正常工作时的温升等特点,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在部分行业中,用到的是薄片式、长条状的柔性导电载体,由于这种导电载体厚度很薄,比较容易就能够产生形变,所以通常厂家会利用这一特性在导电载体的一侧表面上加工出凹槽,便于使用时触点定位,常见的是长条形的凹槽,会在相背一侧的表面上对应形成长条状凸起。
上述在导电载体上加工出长条状触点定位槽通常需要在导电载体的相应位置上进行挤压使其发生变形来实现,厂家常用的方式是利用模具从上往下冲击导电载体,使导电载体上受力的部分往下产生形变以形成触点定位槽。如公开号为CN113145775B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自行车车垫弹簧的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加工有半圆轨道,下模位于底座上方,为左右对称的两块,两块下模在中部通过铰链轴活动连接,下模包括嵌入半圆轨道的凸起部及用于车垫弹簧成型的成型腔,铰链气缸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铰接在下模的侧部,上模位于下模正上方,上模中部通过气体弹簧连接冲压块,上模的两侧固定连接冲压块,冲压块的下表面低于冲压块,且冲压块及冲压块的下部加工有半圆槽;将车垫弹簧的成型过程中的冲压及折弯两道工序合并,由同一设备完成,加工精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但是导电载体较薄,这种冲压的方式若用于在导电载体上形成触点定位槽,则可能造成导电载体的破损;而且冲压的方式通常需要与间歇性输送相匹配,一次冲压完成后抬起,等下一个待加工部位被运送至冲压工位上之后,再启动进行二次冲压,连续性差,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载体辊压成型设备,包括直径一致且外周轮面的周长一致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的外周轮面由上平轮面和上成型轮面组成,所述下滚轮的外周轮面由下平轮面和下成型轮面组成,所述上平轮面和所述下平轮面在周向上的弧长一致,所述上成型轮面和所述下成型轮面在周向上的弧长一致;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通过外周轮面相切设置并能够朝相反方向同步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所述上平轮面始终与所述下平轮面相切,所述上成型轮面始终与所述下成型轮面相切,所述上成型轮面和所述下成型轮面相配合进行辊压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上成型轮面包括位于中间部位的成型凸条以及位于所述成型凸条两侧的上平整部,所述下成型轮面包括位于中间部位的成型凹槽以及位于所述成型凹槽两侧的下平整部;所述上成型轮面与所述下成型轮面相切时,相切处所述成型凸条嵌入在所述成型凹槽中而所述上平整部与所述下平整部相贴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下滚轮的外周轮面的两侧具有限位凸缘,所述上滚轮伸入在两个所述限位凸缘之间使自身外周轮面与所述下滚轮的外周轮面相切,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上滚轮的侧面相贴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成型凹槽沿周向的端部的一段为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包括两个对称的斜导壁以及远离所述下平轮面的小槽口和靠近所述下平轮面的大槽口,两个所述斜导壁之间的宽度从远离所述下平轮面一端到靠近所述下平轮面一端逐渐增大并分别在两端形成所述小槽口和所述大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89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