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体桩孔深测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68145.3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成;曾孝国;叶长海;郑孟;傅玉;康丽颖;张强;曹伟;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2 | 分类号: | G01B11/22;G01C9/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体 桩孔深 测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孔深度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体桩孔深测量设备,包括固定单元、测量单元和调节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贴合板,贴合板一面为弧形面;测量单元包括横杆、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和平面镜,第一激光测距仪水平设置在横杆上,平面镜转动连接在横杆上,第二激光测距仪垂直设置在横杆上;调节单元包括球面副,球面副的上端与贴合板连接,球面副的下端与横杆相连,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还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孔深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体桩孔深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成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它由机械方式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再浇筑混凝土,利用灌注桩侧壁与地基的摩擦力和桩底对灌注桩的支承力共同作用承载桩基础上部建筑物的荷载。载体桩是机械成孔灌注桩的一种,常用的施工工艺为先采用柱锤夯击土体、设置护筒跟进成孔,再填入水泥砂混凝土夯实,放入钢筋笼,最后灌注混凝土。载体桩的桩长相对较短,通常在5-10米,但桩的数量较多,一个建设项目可能有几千根载体桩,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每根桩都需要测量孔深度是否达到设计深度。
护筒跟进即通过钢质的护壁对孔桩进行支撑保护,避免因孔桩四周土质不稳定出现塌孔,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及安全;护筒作临时支撑,在灌注混凝土初凝前需要拆除,因此护筒放入桩孔后会预留出一定高度,使护筒高出地面。目前,国内通常使用激光测距仪对桩孔深度进行测量,先将夯击桩孔的柱锤用钢丝绳向上提起,测量过程中为了防止钢丝绳突然断裂致使柱锤下落造成安全事故,需要将柱锤提至安全孔上方,再在安全孔内插入沉重的钢制安全栓确保柱锤不会掉落,这样的测量方式存在因钢丝绳突然断裂,致使柱锤下落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并且,手持激光测量仪进行测量时因护筒预留的高度导致不能保证激光发射处正好与地面水平,因此还需要手动再测一次激光测量仪与地面的距离,而人工操作通常会存在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载体桩孔深测量设备,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还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体桩孔深测量设备,包括固定单元、测量单元和调节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贴合板;测量单元包括横杆、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和平面镜,第一激光测距仪水平设置在横杆上,平面镜转动连接在横杆上,第二激光测距仪垂直设置在横杆上;调节单元包括球面副,球面副的上端与贴合板连接,球面副的下端与横杆相连。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贴合板可实现将载体桩孔深测量设备贴合固定在护筒的外侧壁上,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在测量时需要手持测距仪进入到护筒内,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设置第一激光测距仪水平、第二激光测距仪垂直以及转动连接的平面镜,通过转动平面镜使平面镜与第一激光测距仪呈45°角后,将装置固定在护筒侧壁上,并使平面镜进入到护筒内部,第一激光测距仪水平发出的激光与45°的平面镜发生折射后会垂直向下进入桩孔的底部,从而使第一激光测距仪可以在护筒的外部测得设备与桩孔底部之间的距离,垂直的第二激光测距仪在护筒外部可直接测得设备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用第一激光测距仪测量数据减去第二激光测距仪测量的数据即可得到桩孔深度的真实数据,避免手动再测测量激光测量仪与地面的距离存在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准度和测量的效率,另外,设置平面镜为转动连接,当待测量的桩孔自身为倾斜状时,通过调整平面镜的角度,与第一测距仪进行配合,依旧可以准确测量出桩孔的深度,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固定单元和测量单元通过球面副进行连接,球面副可小角度任意转动,实现了对横杆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位置调节,确保横杆能处于水平状态,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贴合板为电磁铁,且贴合板上设有电池和开关。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护筒的材质为钢,通过设置贴合板为电磁铁以及设置的电池和开关,电磁铁通电使贴合板产生磁性,实现将整个设备吸附固定在护筒侧壁上;电磁铁断电使贴合板磁性消失,即可将设备与护筒分离,从而确保了对设备固定和拆除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8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进汽参数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长距离带运机回程皮带预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