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线制备的加热收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64260.3 | 申请日: | 202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9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红涛;周子喻;金永东;杨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威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12;H05B3/44 |
代理公司: | 河南博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9 | 代理人: | 许小亮 |
地址: | 264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线 制备 加热 收缩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线制备的加热收缩机构,包括加热箱,加热箱内部设有加热灯,加热箱的两侧均设有传送轮,加热箱的两侧均贯穿有穿线口,加热箱内部两侧位于穿线口内侧均设有分线机构,分线机构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对称设置,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多组相互对应的分线槽,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上方,第一隔板的上端与第二隔板的下端均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箱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加热箱内部设置的分线机构对传送轮上的多组连接线进行分开,使其分别位于两组隔板之间的多组分线槽内,进而可以对多组连接线进行均匀加热收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线制备的加热收缩机构。
背景技术
线束行业目前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如电子、医疗、汽车等等。目前汽车线束生产流程包括:放线、打钉、辅助装配、组立装配、性能导通检测、外观检测;
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045856.1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加热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传送轮,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与所述传送轮相对应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电线的线芯相对应,所述箱体内均匀布置有多个加热灯,多个所述加热灯均连接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恒温器,所述恒温器连接有电源,所述箱体的内壁附着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侧附着有隔热阻燃布。
该实用新型可对线芯进行加热,以使塑胶绝缘层与线芯紧密结合,提高了电线的质量,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点:该装置通过箱体左右两侧的传送轮对电线进行驱动使其穿过箱体,过程中只能对一组电线或者多组电线聚集在一起加热,造成电线加热不均匀,因此其外部绝缘层收缩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线制备的加热收缩机构,能够通过加热箱内部设置的分线机构对传送轮上的多组连接线进行分开,使其分别位于两组隔板之间的多组分线槽内,进而可以对多组连接线进行均匀加热收缩,避免了多组连接线聚集在一起造成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线制备的加热收缩机构,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部设有加热灯,所述加热箱的两侧均设有传送轮,所述加热箱的两侧均贯穿有穿线口,所述加热箱内部两侧位于穿线口内侧均设有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多组相互对应的分线槽,所述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上方,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与第二隔板的下端均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箱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箱的一侧设有与其铰接的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有把手,两组所述传送轮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穿线口的外侧,且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加热箱外侧,所述加热灯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加热箱内部上下两侧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两组且分别固定在第一隔板底部两侧,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与限位块对应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箱内上方和下方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加热灯固定在安装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远离安装槽的一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伸入安装槽内部,所述安装座上位于安装槽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伸入固定槽内部且与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上位于安装腔内部的一端上靠近加热箱内部的一侧固定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另一端伸入加热箱内部,所述调节块位于安装腔内部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威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威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4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翻转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