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机器人用控制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433932.4 | 申请日: | 2022-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6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锐;李沿;毛美华;姜文全;王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华美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5F1/00;H05F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菊花 |
| 地址: | 214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机器人 控制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用控制线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工业机器人用控制线缆,包括:导电线芯、控制线芯、填充条和外护套,其中,所述外护套的外侧壁包覆有引流层,所述引流层的外侧壁设有被膜层,所述被膜层包括第一厚度层和第二厚度层,所述第二厚度层中分布若干个抗静电微粒;通过在线缆外护套的外侧壁设置引流层和被膜层,且被膜层包括第一厚度层和第二厚度层,第二厚度层中分布若干个抗静电微粒,使得第二厚度层表面形成减少接触面积的凹凸,提高线缆表面的顺滑性,避免线缆在拖动摩擦时因摩擦力过大导致破损,且抗静电微粒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并通过引流层对静电引流,提高电缆的抗静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用控制线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工业机器人用控制线缆。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主要包括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工业机器人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一般在多个自由度、多姿态、多方向动作,控制工业机器人的线缆束同步被拖动,线缆束中相邻的电缆相互摩擦,机器人长时间运转后,电缆相互摩擦容易造成电缆表面静电积聚,对电缆的信号传输造成影响。
目前,控制线缆为了满足耐磨需求,通常采用改性的外护套的材质,例如掺杂耐磨材料,来提高线缆的耐磨性能,但是,外护套与外界其他物体的接触面积不变,导致其摩擦力依然较大,长时间摩擦还会引起线缆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控制线缆,包括:
多个呈两两相切并相互绞合的导电线芯;
多个控制线芯,分别被设置在多个所述导电线芯外侧所形成的多个切缝中;
填充条,被设置在多个所述导电线芯相邻之间的间隙内,并与所述导电线芯、所述控制线芯一起被第三绕包层绕包呈圆形截面;
外护套,挤包在所述第三绕包层的外壁;
其中,所述外护套的外侧壁包覆有引流层,所述引流层的外侧壁设有被膜层,所述被膜层包括第一厚度层和第二厚度层,所述第二厚度层为抗静电层,在第二厚度层的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厚度层采用硅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层内部设置有在微观上呈现弥散分布的抗静电微粒,所述抗静电微粒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层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微粒为抗静电尼龙材质,所述抗静电微粒的直径为30-50μm。
优选的,所述被膜层的厚度为1.0-2.0mm。
优选的,所述引流层被设置为铜丝编织层,编织密度为90%,铜丝直径为0.20mm。
优选的,所述导电线芯包括第一线芯、第一绕包层、第一屏蔽层和第一内护套,所述第一线芯经由多条导线绞合并通过所述第一绕包层绕包,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绕包层外侧壁,所述第一内护套挤包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包层采用云母带绕包而成,搭盖率≧50%,绕包层数为2层。
优选的,所述控制线芯包括第二线芯、第二绕包层、第二屏蔽层和第二内护套,所述第二线芯经由多条导线绞合并通过所述第二绕包层绕包,所述第二屏蔽层包覆再所述第二绕包层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内护套挤包在所述第二屏蔽层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绕包层采用半导电绕包带绕包而成,搭盖率≧25%,绕包层数为4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缆的显著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华美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华美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33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密封件液压切断机
- 下一篇:一种桥梁混凝土护栏模板快速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