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联网汽车行驶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12310.6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4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燕;许爱华;黄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极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安徽青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6 | 代理人: | 苏志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汽车 行驶 记录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驶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车联网汽车行驶记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根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弹簧,四个第一弹簧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板,四根第一弹簧内部均设置有阻尼器,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根第一导向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滑轮与行驶记录仪本体相抵接,从而能够避免行驶记录仪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震动,导致其内部元件损坏的问题,进而能够极大程度的延长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四根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延长力作用的时间,即相同动量变化下物体受到的力变小了,从而能够达到了减震的作用,进而能避免行驶记录仪本体因受到震动而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驶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汽车行驶记录仪。
背景技术
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可以发现,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
授权公告号CN215752200U公开的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包括汽车行驶记录仪本体,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本体左右两侧的上端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背一侧对称夹设有夹块,两个所述夹块的相对一侧壁体对称开设有压缩槽,两个所述压缩槽内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两个所述压缩槽内腔的相靠近一端对称插设有圆柱形卡块。该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汽车行驶记录仪,通过设置的弹性调节板、调节纵槽、调节横槽、矩形卡槽、矩形调节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调节汽车行驶记录仪本体的高度,从而便于汽车行驶记录仪本体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高度,便于使用,增加了功能性。
但该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虽然能够对汽车行驶记录仪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但其并没有对汽车行驶记录仪设置一定的保护结构,这就导致汽车行驶记录仪本体在使用过程中若遭受震动,则会非常容易损坏,若是发生车辆碰撞事故,可能导致汽车行驶记录仪损坏,进而导致行车录像无法得到保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联网汽车行驶记录仪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车联网汽车行驶记录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联网汽车行驶记录仪,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根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弹簧,四个第一弹簧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板,四根第一弹簧内部均设置有阻尼器,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根第一导向杆,四根第一导向杆顶端均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安装板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行驶记录仪本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钳设有轴承,两根轴承内圈均固定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壳体内部,并延伸至其内部,两根螺杆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的,两根螺杆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两块移动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二弹簧,两根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两块固定板相互靠近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四个滑轮。
优选的,两块固定板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移动板,并延伸至其一侧,两块移动板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两块限位板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根限位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极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极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12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溢流染色机过滤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凝胶陈化的反应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