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底板组件、电池包以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64392.1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9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光;曾勇;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8;H01M10/625;H01M10/6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板 组件 电池 以及 电动车 | ||
1.一种下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以及缓冲隔热层;
所述下底板的第二表面包括凹坑区域与非凹坑区域,所述凹坑区域向所述下底板的第一表面凹陷;所述下底板的第一表面与所述下底板的第二表面为所述下底板的两相对的表面;
所述缓冲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凹坑区域内,所述缓冲隔热层的第一表面与所述下底板的第二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第二表面的凹坑区域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缓冲隔热层的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缓冲隔热层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缓冲隔热层的第二表面为所述缓冲隔热层的两相对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于所述下底板的螺母,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配合的螺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头部与所述缓冲隔热层接触;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于所述下底板的螺栓,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头部与所述下底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下底板分别位于所述缓冲隔热层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隔热层具有避让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过孔,所述过孔为沉台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过孔的台阶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的第一表面对应于所述凹坑区域的位置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下底板第二表面的方向凸起的凸起区域,所述下底板在所述凹坑区域的厚度与在所述非凹坑区域的厚度一致。
6.一种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以及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电池包框架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下底板组件,
所述电池包框架的内侧具有模组承托边,所述模组承托边围成沿所述模组承托边厚度方向上的通孔,所述电池模组支撑于所述模组承托边的第一表面;
所述下底板的第一表面连接于所述模组承托边的第二表面,所述下底板将所述模组承托边围成的通孔盖合;所述下底板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电池模组,所述下底板的第二表面背向所述电池模组,所述凹坑区域位于所述通孔内侧;其中,所述模组承托边的第一表面、所述模组承托边的第二表面为所述模组承托边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两表面,所述模组承托边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模组承托边的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模组承托边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电池模组接触,所述粘接层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下底板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隔热层为蜂窝板。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电池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643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窗顶盖辅助件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线缆固定式光伏组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