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叠式飞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36175.7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59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寰;王佳良;李光军;汪大春;李树胜;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H02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飞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叠式飞轮结构,涉及飞轮相关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飞轮组件和转子中轴,飞轮组件包括多个飞轮单体;转子中轴依次贯穿多个飞轮单体,转子中轴用于与外接的电动机或发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整体式飞轮转子在局部出现物理缺陷的情况下需整体替换造成的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轮相关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层叠式飞轮结构。
背景技术
飞轮是一种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存储器;而现有的飞轮转子设计采用整体锻件,或是采用复合材料通过缠绕为一个桶状(圆柱形状)结构。
而在现有技术中,被广为使用的是整体锻件的呈现圆柱形状的飞轮转子,但是其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为了提高转动惯量(或是提高存储动能)需要增大转子的体积,且需要在装配前进行金属探伤检测,如果超过探伤表面深度,则会造成深层制造缺陷无法检测,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其次,如果转子锻件的体积增大,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不便于批量生产,且会造成QC质检难度增大。最后,转子在使用过程中,其实际有效载荷是圆周部分,且其既需要保证刚性,又需要保证结构强度;因此在根据实际需要制造大体积的飞轮转子,往往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对于不同规格要求的飞轮转子的需求,需要制作出不同规格的飞轮转子,产品的一致性较低,生产成本高;且飞轮转子出现损坏的话,需要将整个的飞轮转子替换,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式飞轮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整体式飞轮转子在局部出现损伤的情况下需整体替换造成的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叠式飞轮结构,包括飞轮组件和转子中轴,所述飞轮组件包括多个飞轮单体;
所述转子中轴依次贯穿多个所述飞轮单体,所述转子中轴用于与外接的电动机或发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飞轮单体包括中轴套,所述中轴套设于所述飞轮单体的中心处;
所述转子中轴贯穿所述中轴套与所述飞轮单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飞轮单体还包括转子外缘盘和连接组件,所述转子外缘盘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中轴套连接;
所述中轴套位于所述转子外缘盘的中心处。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外缘盘为圆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设有多个,且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中轴套的外壁连接,且多个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中轴套的外壁周向间隔分布;
多个所述连接组件远离所述中轴套的一端均与所述转子外缘盘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子外缘盘连接;
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中轴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为门字型结构,且所述连接座的开口处朝向所述转子外缘盘,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子外缘盘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S型结构,且每一个所述连接件与相邻的所述连接件的弯曲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材料为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层叠式飞轮结构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飞轮组件和所述转子中轴;
所述转子中轴的两端从所述外壳体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6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两个相连的积分球漫反射的二氧化碳气体检测装置
- 下一篇:地网电阻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