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车鹅颈结构的固定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10817.6 | 申请日: | 2022-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6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廖黔军;廖青;廖述浪;廖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千汇物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3/08 | 分类号: | B62D5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宏伟 |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车 结构 固定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车鹅颈结构的固定支架,涉及挂车鹅颈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的一端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车架横梁一,所述连接固定件靠近车架横梁一的一端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车架横梁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加固板和卸力通孔,使鹅颈结构本体的承载能力加倍提升外消除了应力效应;再通过槽钢防止鹅颈结构本体与连接固定件之间的落差角形变而降低承载能力;通过加强筋、斜承重板和承重底板,加强鹅颈结构本体强度,保证整体的承载能力,改善了现有的鹅颈结构因纵梁高度减小导致其强度不足,遇到突发情况时,如加速或急刹,鹅颈处可能会因受力集中而形变,甚至断裂,给司机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鹅颈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车鹅颈结构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半挂车在运输时货物时,因受到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运输时货物的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而货车司机为避免超过限高时,往往选用鹅颈式结构,虽能降低整体货物的高度,达到高度要求,但这种鹅颈结构是通过降低鹅颈高度来达到高度要求,就会导致鹅颈处的纵梁高度减小,进而导致整个鹅颈的强度不足,若遇到突发情况司机加速过急刹减速的过程中,鹅颈处可能会因为受力过于集中而导致鹅颈处发生形变,严重可能会导致鹅颈断裂的情况发生,给挂车司机在使用时带来一定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鹅颈结构因纵梁高度减小导致其强度不足,遇到突发情况时,如加速或急刹,鹅颈处可能会因受力集中而形变,甚至断裂,给司机带来安全隐患的缺点,提供一种挂车鹅颈结构的固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挂车鹅颈结构的固定支架,包括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的一端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车架横梁一,所述连接固定件靠近车架横梁一的一端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车架横梁二,所述连接固定件远离车架横梁二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鹅颈结构本体,所述鹅颈结构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牵引架,所述鹅颈结构本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承重板,所述斜承重板靠近连接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承重底板,所述承重底板的一端与连接固定件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鹅颈结构本体远离牵引架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弧形加固板,所述弧形加固板的表面贯穿有若干卸力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鹅颈结构本体远离牵引架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弧形加固板,弧形加固板使得鹅颈结构本体的承重力加倍提升,提高了鹅颈结构本体的承载能力;在弧形加固板的表面贯穿有若干卸力通孔,用于消除应力效应,防止在运载重物时鹅颈结构本体开焊或开裂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鹅颈结构本体靠近斜承重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槽口二,所述鹅颈结构本体远离斜承重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槽口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鹅颈结构本体靠近斜承重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槽口二,在鹅颈结构本体远离斜承重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槽口一,在鹅颈结构本体的两端表面分别开设有槽口一和槽口二,相较于未开设槽口一和槽口二的情况下,减轻整车重量的同时,节省了加工材料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固定件靠近鹅颈结构本体的一端安装有槽钢,所述槽钢的一端与承重底板固定相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连接固定件靠近鹅颈结构本体的一端安装有槽钢,使槽钢的一端与承重底板固定相连,防止鹅颈结构本体与连接固定件之间的落差处之间形成的落差角变形,使得鹅颈结构本体整体的承载能力下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斜承重板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斜承重板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进一步加强斜承重板的强度,保证了斜承重板的承载能力,此外,通过加强筋之间产生的间隙,也防止货物发生打滑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千汇物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千汇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10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