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污泥生物浸出后浸出渣烧结陶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00271.6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桥;赵渊;魏国侠;刘玉曼;赵宇轩;刘世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污泥 生物 浸出 烧结 陶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镀污泥生物浸出后浸出渣烧结陶粒的装置,由破碎机、浸出搅拌器、压滤机、萃取机、电解槽、干燥机、造粒机、回转窑、脱硫塔、袋式除尘器、引风机、烟囱组成,该装置是对将破碎后的电镀污泥进行生物浸出,然后通过压滤机固液分离,滤液经过萃取和分步沉淀回收铜、铬、铁、锌、镍五种重金属产品,浸出渣经干燥后与一定量的黄金尾矿混合成型后,送入回转窑窑尾进行烧结得到陶粒。本实用新型在回收电镀污泥重金属的同时,实现浸出渣的资源化利用,既能科学消纳污泥,又能为节能建筑提供绿色建材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固废物的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镀污泥生物浸出后浸出渣烧结陶粒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污泥是处理电镀废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典型危险固体废物,其所包含的重金属例如铜、镉、镍等对环境存在巨大的危害。此外,电镀污泥内一般还具有含量较多的氰化物等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据统计,电镀污泥每年生产量约为1.000×104t,电镀污泥被纳入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名单。目前,电镀污泥处置方法主要包括固化法、堆积与填埋和生物处理。固化法虽能有效固化电镀污泥,但固化后固化体仍需进行堆放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且固化填埋费用较高;堆放与填埋和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能耗高、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和处置效率低等缺点,并且上述三种方法都没有有效利用电镀污泥中高含量的重金属,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寻找电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成为迫切需求。
电镀污泥成分复杂,其所包含的重金属是重要的金属资源。目前,电镀污泥重金属回收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酸浸、生物浸出、火法熔炼等技术。其中,火法熔炼的优点是效率高、减容释放土地资源等,缺点是复杂烟气净化系统、能耗高、飞灰残渣需要二次处理等。酸浸法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率,但是需要消耗大量酸,且产生的酸性废水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浸出是湿法冶金的应用,主要原理是利用特殊的微生物制酸,将污泥中重金属液相的可溶性金属离子,然后从浸出液中回收。该方法适合复杂、低品位物料的处理,投资和运营成本低,重金属回收程度较好。
电镀污泥生物浸出后的浸出渣含有的钙离子是成陶组分之一,黄金尾矿含有的氧化硅、氧化铝是制备陶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浸出渣和黄金尾矿协同烧制陶粒是一种潜在的电镀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陶粒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坑基填筑、水处理、园艺等领域。
专利CN110467470A公开了一种利用电镀污泥烧结建筑陶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直接将电镀污泥、铝污泥、云母砂按照一定的配比烧结陶粒,该方法在电镀污泥烧制成建筑陶粒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电镀污泥中高含量的重金属有效利用,电镀污泥没有有效的资源化回收导致性价比较低。专利CN105734294A公开了一种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方法,该方法是将电镀污泥直接进行生物浸出,得到的浸出液后续用来提取重金属,得到的浸出渣进行填埋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且占地面积大,处置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电镀污泥生物浸出后浸出渣烧结陶粒的装置,其先通过生物浸出法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然后将生物浸出后遗留的浸出渣烧制陶粒,使得浸出渣变废为宝。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镀污泥生物浸出后浸出渣烧结陶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机、浸出搅拌器、压滤机、萃取机、电解槽、干燥机、造粒机、回转窑、脱硫塔、袋式除尘器、引风机、烟囱;
电镀污泥送入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经所述浸出搅拌器与所述压滤机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压滤机的出液口经所述萃取机与所述电解槽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压滤机的出渣口与所述干燥机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干燥机的出料口经所述造粒机与所述回转窑的窑尾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回转窑的烟气出口经所述脱硫塔与所述袋式除尘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袋式除尘器的出口与所述引风机相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烟囱相连接。
所述的一种电镀污泥生物浸出后浸出渣烧结陶粒的装置的运行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00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水泥的基面涂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对接密封的矿物质绝缘电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