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模式转换座椅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23175.5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0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飞;王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N2/14;B60N2/22;B60N2/32;B60N2/62;B60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王巧玲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模式 转换 座椅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模式转换座椅的车辆,车辆包括座舱以及设置在座舱内的多个第一座椅和可在不同使用状态之间转换的第二座椅,第一座椅包括可从第一座椅内的不同方向伸出的内置座椅,当第二座椅转换为会议桌时,多个第一座椅的内置座椅从不同方向伸出后包围在第二座椅的周围,从而将座舱布局为圆形模态,满足多人乘坐需求以及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
本申请要求2022年03月1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205924129,名称为“一种车辆”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模式转换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汽车的个性化以及空间使用需求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汽车中均带有副仪表板,副仪表板把驾驶座和副驾驶座隔开,副仪表板的设置会阻挡前排乘客互相通行以及阻挡前排乘客移动到后排的方便性。同时,副仪表板不可移动,其使得车辆仅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无法满足乘客会议等场景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模式转换座椅的车辆,车辆内多个第一座椅可以分别将其内的内置座椅从不同方向伸出包围在转换为会议桌状态的第二座椅的周围,从而布局为圆形模态的座舱,满足多人乘坐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模式转换座椅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座舱;
多个第一座椅,连接在所述座舱内,所述第一座椅包括可从所述第一座椅的不同方向伸出的内置座椅;
在不同使用状态之间转换的第二座椅,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座舱内;
其中,所述第二座椅转换为会议桌时,多个所述第一座椅的内置座椅分别从不同方向伸出包围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四周。
进一步地,前排所有所述第一座椅的内置座椅向后伸出以及后排所有所述第一座椅的内置座椅向前伸出和/或侧向伸出包围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椅包括第一坐垫和通过与所述第一坐垫转动连接换向的第一靠背,所述内置座椅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坐垫内;
其中,所述内置座椅被配置为向后伸出时,所述第一靠背向前翻转与所述内置座椅形成后向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坐垫包括具有四个侧向开口的储存腔,所述内置座椅移动连接在所述储存腔内,所述内置座椅被配置为从所述储存腔的不同侧向开口伸出形成不同座位方向的拓展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座椅包括沿所述第一坐垫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内置坐垫、沿所述第一坐垫前后方向移动和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二内置坐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椅还包括:
第一内置轨道组,沿所述第一坐垫的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置坐垫和所述储存腔的底面之间;
第二内置轨道组,与所述第一内置轨道组相互平行;
第三内置轨道组,与所述第二内置轨道组垂直连通,所述第二内置轨道组和所述第三内置轨道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置坐垫和所述储存腔的底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内置坐垫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置轨道组滑动连接的第一装配机构,所述第二内置坐垫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置轨道组和所述第三内置轨道组滑动连接的第二装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置坐垫的底面铰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内置坐垫从所述储存腔内伸出,所述第一支撑腿打开支撑所述第一内置坐垫;
所述第二内置坐垫的底面铰接有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二内置坐垫从所述储存腔内伸出,所述第二支撑腿打开支撑所述第二内置坐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23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旋转式LE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箱式快速排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