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车架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04673.5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9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岳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和车辆,副车架包括:横梁;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之间;两个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纵梁内且沿着所述纵梁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其中,加强件设置在纵梁内部,加强件沿着纵梁延伸,加强件可以提高纵梁的结构刚度,提升副车架受到振动激励后振动扩散面积,有效衰减振动能量传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内噪声激励源主要来自动力总成和路面,对于车辆后悬架激励,路面激励成了最大来源,路面对轮胎激励力通过悬架系统传递到车身安装点,引起车身板件振动,从而向车内辐射噪声,为了更好的控制车内噪声水平,需要控制传递到车身板件振动大小,激励传递路径安装点结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
相关技术中,后副车架安装点及其连接地板结构较弱,路面传递过来振动衰减能力弱,容易引发车身板件振动,致使车内噪声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副车架,加强件设置在纵梁内部,加强件沿着纵梁延伸,加强件可以提高纵梁的结构刚度,提升副车架受到振动激励后振动扩散面积,有效衰减振动能量传递。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车架,包括:横梁;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之间;两个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纵梁内且沿着所述纵梁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加强件设置在纵梁内部,加强件沿着纵梁延伸,加强件可以提高纵梁的结构刚度,提升副车架受到振动激励后振动扩散面积,有效衰减振动能量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主体、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上侧,所述第二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下侧,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均与所述纵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在车辆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翻边在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数量与所述第二凹槽数量不同;和/或,所述第二翻边在车辆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二翻边在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数量与所述第四凹槽数量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和/或,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h1,所述加强件的厚度的为h2,h1满足关系式:580mm≤h1≤590mm,h2满足关系式:1mm≤h2 ≤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处,所述第二主体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低于所述纵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4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针气动打标机
- 下一篇: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