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衬板材料耐烧穿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01827.5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贾旭宏;张晓宇;代尚沛;汤婧;马俊豪;徐松涛;陈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 |
地址: | 6183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板材 料耐烧穿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飞机衬板材料耐烧穿实验装置,属于耐烧穿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飞机衬板材料耐烧穿实验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器和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相机,用于拍摄记录燃烧器火焰及衬板实验面;与基板滑动配合的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上螺纹连接有锁紧部,用于固定衬板材料,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热电偶,其位于衬板实验面的前方,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热流计,其与所述热电偶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基础的燃烧器和记录设备,实时采集衬板烧穿实验的数据,整个实验过程中简单快捷,并且实验平台搭建更符合测试要求,测量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烧穿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飞机衬板材料耐烧穿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飞机设计中,如果材料、结构和设备在适航审定中对其存在防火耐火要求,就需要对其进行防火耐火方面的适航审定。按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需要对飞机上货舱衬板材料飞机货舱衬板耐烧穿试验。现有设备大多存在于某些研究所,测量成本高,测试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测试时长过长,不能普及。
专门针对于飞机衬板材料进行耐烧穿试验的装置测量成本高,设备昂贵,测试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能普及,另外市面上存在的耐烧穿装置,不符合CCAR25部附录F第三部分《确定货舱衬垫抗火焰烧穿性的试验方法》和MH/T6086-2012《飞机货舱衬板耐烧穿试验》中的试验方法搭建实验平台,不满足对飞机货舱衬板的测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装置结构复杂,实验过程不满足测试标准,而提出的飞机衬板材料耐烧穿实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飞机衬板材料耐烧穿实验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器和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相机,用于拍摄记录燃烧器火焰及衬板实验面;与基板滑动配合的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上螺纹连接有锁紧部,用于固定衬板材料,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热电偶,其位于衬板实验面的前方,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热流计,其与所述热电偶配合使用。
为了保证设备安装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三根相互平行的竖杆以及依次连接三根竖杆的横杆,形成镂空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框架,所述锁紧部、热电偶和热流计均设置横杆上。
为了提升对衬板夹持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包括:至少两组螺杆,每组螺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且两组螺杆对称设置在上下两根横杆上,其中,所述横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阶梯形夹持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的一端,两个夹持块的阶梯相对设置;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另一端的旋钮,用于增加对螺杆施加旋转力的力臂。
为了提升监测温度的精确度,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上开设有多组定位孔,多根热电偶分别插接在定位孔内,且至少一根热电偶的位置正对燃烧器的火焰出口的中心线,所述热流计固定连接在横杆的正下方,且位于热电偶的侧边。
为了精确控制测试衬板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基板的底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可与导向杆外壁相抵的锁紧螺栓,且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刻度线。
为了便于为燃烧器供气,优选地,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弧形夹板上夹持储气罐,储气罐通过管道与燃烧器相连通,所述燃烧器正对支撑架的方向固定连接有喷射管。
为了便于相机监测燃烧情况,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固定连接有所述基板顶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呈“凹”字形的放置架,所述相机卡接在放置架内。
为了实时记录实验数据,优选地,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记录仪,所述热电偶和热流计与记录仪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飞机衬板材料耐烧穿实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1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合成加脂剂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患者手术后用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