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74584.3 | 申请日: | 202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竭尽超;刘伟达;梁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F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马立峰 |
| 地址: | 54502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 ||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包括气缸盖罩、气缸盖及气缸体,气缸盖罩设有油气分离器,气缸体包括燃烧室及曲轴箱,燃烧室连通发动机的进气道;气缸盖设有油气回流结构,包括:窜气通道,连通曲轴箱与油气分离器;及PCV主通道,连通油气分离器与进气道;曲轴箱内窜缸气体经窜气通道进入油气分离器,分离为油雾与混合气,油雾经PCV主通道流入进气道。本申请的发动机,气缸盖内开设窜气通道与PCV主通道,相较于采用PCV软管连通曲轴箱、油气分离器及进气道,节省了PCV软管的使用,减轻了发动机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油雾通过PCV主通道均匀流向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道,相较于将PCV主通道与进气歧管连通,缩短了油雾导入燃烧室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窜气是通过活塞与气缸间的间隙中漏过并流入曲轴箱的气体,窜气中包含未被燃烧的气体,燃烧过的气体和汽油蒸汽,如果窜气留在曲轴箱内,则曲轴箱内压力会提高,增高的压力对活塞的运动产生阻力,且这些都能破坏机油,产生油泥,使曲轴箱腐蚀。
现有技术中,采用油气回流通道结构将窜气导入燃烧室内进行重新燃烧,具体为:窜气从曲轴箱上的PCV阀导向PCV软管后进入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将窜气分离为油雾与气体,PCV软管再将分离出的油雾导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此种油气回流通道结构需要采用较长的PCV软管连通曲轴箱、油气分离器及进气歧管,增加了发动机的重量;并且分离的油雾从进气歧管导入燃烧室,需要再经过进气道,油雾导入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在气缸盖内开设窜气通道与PCV主通道,减轻发动机的质量,并且加快窜气的二次燃烧过程。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盖罩、气缸盖以及气缸体,所述气缸盖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与所述气缸体之间,所述气缸盖罩内设有油气分离器,所述气缸体包括燃烧室及曲轴箱,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道;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开设有油气回流结构,所述油气回流结构包括:
窜气通道,所述窜气通道连通所述曲轴箱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及
PCV主通道,所述PCV主通道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与所述进气道;
所述曲轴箱内的窜缸气体经所述窜气通道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将所述窜缸气体分离为油雾与混合气,所述油雾经所述PCV主通道流入所述进气道。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CV主通道包括开口端及封闭端,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气缸盖的顶壁;
所述开口端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油雾通过所述开口端填充所述PCV主通道。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CV主通道的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PCV气道孔;
所述进气道的壁面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PCV气道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形成PCV分通道,所述油雾通过所述PCV分通道进入所述进气道。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CV分通道的轴线向所述PCV主通道的所述开口端方向倾斜。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CV分通道的轴线倾斜角度为46°±0.5°。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CV主通道包括多个PCV气道孔,多个所述PCV气道孔在所述PCV主通道上等间隔设置。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PCV气道孔直径相同。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PCV分通道深度相同。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气回流结构还包括PCV阀,所述窜气通道通过所述PCV阀与所述曲轴箱连通。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气分离器为纤维式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74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抑制涡激振动的射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