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高效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65267.5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11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莎莎;张强;史鲁秋;薛虹宇;苏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盛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擎科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9 | 代理人: | 洪黎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高效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高效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体和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发酵罐体包括进料口、本体部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方一侧并与所述本体部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底部一侧并与所述本体部连通;所述本体部包括外壳和内部腔室,所述内部腔室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为中空结构,其表面设有多个通孔;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直径;所述外壳的侧部还设有氧气进口,所述氧气进口通过“T”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发酵装置设有多个搅拌结构,能够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增加产量,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高效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L-高丝氨酸(S-2-氨基-4-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中间体,在手性化学品合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比如,L-高丝氨酸具有与L-草铵膦相同的分子骨架,是制备L-草铵膦的理想手性前体。草铵膦属于膦酸类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其发挥活性作用的速度比百草枯慢而优于草甘膦。随着国家明令禁止百草枯,并将逐步降低草甘膦的使用的政策引导,草铵膦的市场前景广阔。另外,L-高丝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氨基酸,具有L-型-α-氨基酸的基本骨架,其衍生物不仅可以通过酶促反应转化为其他重要化工中间体,而且其衍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例如可以有效地抑制镰状红细胞、抗真菌。因此,L-高丝氨酸在药物学、生理学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前景。
目前,工业上生产L-高丝氨酸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法。化学合成法主要是甲硫氨酸法,生物法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通过一种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发酵产生L-高丝氨酸,该发酵过程是有氧发酵,发酵设备对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063738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和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所述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置于所述发酵罐内部;所述发酵罐的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发酵罐的侧面设有传递口,所述传递口处安装有传递口门;所述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包括袋体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上端安装有连接头,所述搅拌组件的下端位于所述袋体内部,所述搅拌组件的上端位于所述袋体外部上端,所述连接头位于所述袋体外部上端,所述连接头的上端安装在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上。
又如,申请号为20192159132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和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所述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置于所述发酵罐内部;所述发酵罐的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发酵罐的侧面设有传递口,所述传递口处安装有传递口门;所述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包括袋体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上端安装有连接头,所述搅拌组件的下端位于所述袋体内部,所述搅拌组件的上端位于所述袋体外部上端,所述连接头位于所述袋体外部上端,所述连接头的上端安装在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上。
目前,现有的发酵装置内部均设有搅拌结构,但是这种搅拌结构只能保证上方物料的均匀性,底部由于空间的限制搅拌叶片无法接触从而物料混合不均匀,造成产量下降和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从而提供一种微生物高效发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高效发酵装置设有多个搅拌结构,能够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增加产量,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高效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体和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底部的支撑结构;
所述发酵罐体包括进料口、本体部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方一侧并与所述本体部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底部一侧并与所述本体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盛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盛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65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接装置及电解质分析设备
- 下一篇:碱激发水泥透水混凝土路面通孔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