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缓冲功能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9856.X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9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杰;汪庆玖;吴苑;陶波;伍宏远;祝炎捷;银建伟;杨根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石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缓冲 功能 起落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缓冲功能起落架,涉及起落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起落架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安装于无人机本体底部的工型架,所述工型架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板底部两端的弹簧杆、固定于两个弹簧杆底部的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底部两端的支撑杆和设置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拉簧。本实用新型当无人机本体进行着落时,通过拉簧与两个支撑杆相互配合,两个支撑杆向两侧张开,拉簧此时呈拉伸状态,完成初步缓冲,然后弹簧杆进行收缩,连接杆插入固定管中,弹簧进行收缩,完成二次缓冲,能够提高起落架的缓冲效果,减缓无人机本体着落时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落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缓冲功能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的不载人飞机。从某种角度来看,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完成复杂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可以被看做是“空中机器人”。而无人机的起落架关系着无人机的着陆状况。
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在使用时具有以下不足:
由于起落架的减震效果差,使得无人机着陆时易造成其起落架的损坏,甚至损害到无人机内部元件,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缓冲功能起落架,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落架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缓冲功能起落架,包括安装于无人机本体底部的工型架,所述工型架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板底部两端的弹簧杆、固定于两个弹簧杆底部的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底部两端的支撑杆和设置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拉簧。
当无人机本体进行着落时,通过拉簧与两个支撑杆相互配合,两个支撑杆向两侧张开,拉簧此时呈拉伸状态,完成初步缓冲,然后弹簧杆进行收缩,连接杆插入固定管中,弹簧进行收缩,完成二次缓冲,能够提高起落架的缓冲效果,减缓无人机本体着落时的冲击力。
优选的,所述工型架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四角开设有螺纹槽。
通过开设有安装孔的工型架,便于将起落架整体安装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工型架的底部连接,螺栓贯穿工型架上的安装孔并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螺接。
通过将固定板的安装孔与工型架的安装孔进行对齐,并与无人机本体底部的螺纹槽进行对齐,然后将螺栓贯穿两个安装孔并与螺纹槽进行螺接,使固定板固定在工型架的底部,工型架固定在无人机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包括固定管、弹簧和连接杆,且固定管与连接杆插接,弹簧套设滑动于固定管与连接杆的外部。
通过设置的弹簧杆,当起落架在着落时受到冲击力时,能够对冲击力启动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两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且支撑杆两侧外壁的顶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支撑杆两侧外壁的底端均固定有软胶垫。
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在无人机本体着落时,呈倾斜状的支撑杆能够向两侧张开。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均固定有固定杆,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勾接。
通过将拉簧勾接在两个固定杆上,当两个支撑杆向两侧张开时,拉簧随之伸长,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石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石地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9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创新型OWS骨传导的耳机
- 下一篇:一种光缆分光分纤箱的光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