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泛受限空间内水泥搅拌桩施工船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376142.0 | 申请日: | 202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4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王锐敏;姚文辉;张小平;赖汝庚;吴雨凌;李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健(深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1/50;E02D5/46;E02D3/12;E02D15/00;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冯精恒 |
| 地址: | 5100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限 空间 水泥 搅拌 施工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泛受限空间内水泥搅拌桩施工船舶,包括船体,船体能够满足近海通航受限条件,船体头部两侧和尾部两侧各至少设有一个船舶锚缆和一个定位桩构造,船舶锚缆和定位桩构造共同实现船体在搅拌桩施工区的定位和锚固,船体夹板上设有桩机设备,桩机设备用于施工水泥搅拌桩。船体能够正常驶入搅拌桩施工区,且船体在船舶锚缆和定位桩构造的定位下,能够保证其定位后的稳定性,减小船体的失控可能性,使得船体能够完成搅拌桩施工,其避免了因尺寸及吨位超限无法进入施工区域开展施工的风险,且船体的尺寸及吨位较小,能够减小带来的波浪扰动及地基扰动,进而减小既有建筑物的不利沉降变形,且失控撞击既有建筑物造成的风险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泛受限空间内水泥搅拌桩施工船舶。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区域经济体量大,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土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土地资源的供需两端难以达到平衡。吹填造陆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施工方式,在可预见的将来一直都会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土地增量资源的最佳方式。一般来说,首先要修建外海堤进行围闭后方可吹填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吹填造陆,而外海堤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软弱地基,因此对含有超厚淤泥层的软弱地基进行加固是有必要的,近年来对于近海造陆工程地基处理的经济有效方式通常为水泥搅拌桩。
目前近海工程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大多采用船舶法进行施工,即采用大型DCM船体进行高效作业。然而,采用该方法施工通常需要在宽敞海域内方可实现,对于通航受限、紧邻既有建筑物且加固方量极大的“泛受限空间”内水泥搅拌桩施工则无法实施,直接影响到水泥搅拌桩施工组织的有效开展,无法为后续的基础及上部结构及时提供工作面,导致整体工期滞后。
现有的大型DCM船体施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1、通航受限情况下,大型DCM施工船舶因尺寸及吨位超限无法进入施工区域开展施工,并且由于处于近海区域,水转陆施工面临难度大且造价较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紧邻既有建筑物情况下开展施工,一方面存在船舶失控撞击既有建筑物的风险,另一方面大型施工船舶带来的波浪扰动及地基扰动均会使既有建筑物产生不利的沉降变形。
3、大型DCM施工船吃水较深,对近海水深条件要求较高,近海浅水海域条件下施工时具有天然的不适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在采用大型DCM船体施工水泥搅拌桩加固近海工程时,面对通航受限、紧邻既有建筑物等特殊条件的泛受限空间,存在大型DCM施工船舶因尺寸及吨位超限无法进入施工区域开展施工、大型施工船舶带来的波浪扰动及地基扰动均会使既有建筑物产生不利的沉降变形、大型施工船舶失控撞击既有建筑物造成的风险更大以及对水深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泛受限空间内水泥搅拌桩施工船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泛受限空间内水泥搅拌桩施工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能够满足近海通航受限条件,所述船体头部两侧和尾部两侧各至少设有一个船舶锚缆和一个定位桩构造,所述船舶锚缆和所述定位桩构造共同实现船体在搅拌桩的施工区的定位和锚固,所述船体的夹板上设有桩机设备,所述桩机设备用于施工水泥搅拌桩。
本方案中,船体需要满足近海通航受限条件,即满足通航要求的尺寸及吨位条件,使得船体能够正常驶入搅拌桩的施工区,对水深要求较低。且船体的夹板上设有桩机设备,桩机设备用于施工水泥搅拌桩,在保证船体定位后的稳定前提下,以及能够为船体提供合格的浆液的前提下,能够通过船体施工搅拌桩。
船体在船舶锚缆和定位桩构造的定位下,能够保证其定位后的稳定性,减小船体的失控可能性,使得船体能够完成搅拌桩的施工,其避免了因尺寸及吨位超限无法进入施工区域开展施工,且船体的尺寸及吨位较小,能够减小带来的波浪扰动及地基扰动,进而减小既有建筑物的不利的沉降变形,且失控撞击既有建筑物造成的风险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健(深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健(深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6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的电子设备充电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渗漏地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