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加热器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09094.6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海涛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F02N19/04 |
代理公司: |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 41180 | 代理人: | 陈奎;段朝磊 |
地址: | 461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加热器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加热器加热管,包括:加热套管、散热管、堵头。加热套管内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加热套管内侧空间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散热管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散热管的外管面上分布有多个散热鳍片,散热管内部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散热管内侧空间分隔成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堵头与散热管一端密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的端部与堵头形成一个可连通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的开口。散热管内的热介质通过散热鳍片向燃油传热,避免了热量损失,有助于汽车快速启动。汽车启动热机阶段,第二通道排出回油,快速融化第一通道入口处的燃油,防止片状结晶体堵塞吸油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加热管。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箱内的燃油在温度较低时,因粘度过大而需要加热后才能输转,因此要在油箱中设置加热器。目前市场上的油箱加热器基本都是水包油的形式,即吸油和回油处于加热水回路的包裹之中。加热器上面的浮值杆和加热器进油外罩是型胎挤压成一体的,为铝合金材质,这样在加热器加热过程中加热管外表面导热较快,但吸入的燃油在经过进油通道后的加热效果却不理想,发动机热效率达不到预期值。同时,部分0#油在低温下有一定概率产生片状结晶体,片状结晶体堆积在吸油口处时可能堵塞吸油口,油泵无法将油箱中的燃油吸走,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燃油加热效果的燃油加热器加热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油加热器加热管,包括:加热套管、散热管、堵头。
加热套管内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加热套管内侧空间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散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散热管的外管面上分布有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管内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散热管内侧空间分隔成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
堵头与所述散热管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端部与所述堵头形成一个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的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吸入燃油;所述第二通道用于排出燃油发动机的回油;所述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用作流通热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套管设有向内凹陷并与其轴向平行的U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套管内侧设有与其轴向平行的缩口槽,所述缩口槽自所述加热套管内壁向内凸起。缩口槽可用于安装螺栓,所述散热管也可通过所述缩口槽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截面形状为弓形,所述散热鳍片围绕所述散热管一周均匀散布,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散热管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成呈S形,其一端与所述U形凹槽的底部连接成一体,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套管的内壁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套管一端用于与燃油加热器油路转向阀连接,另一端设有将所述第二通道与外界连通的侧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热介质为水或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加热管适配于油包水型加热的加热器,即在工作时,吸入的燃油从第一通道、散热鳍片的间隙通过,散热管内的热介质通过散热鳍片向燃油传热,在汽车启动时避免了热量损失,提高了加热效率,有助于汽车快速启动。汽车启动热机阶段,第二通道排出燃油发动机的回油,快速融化加热器吸油口即第一通道入口处的燃油,防止片状结晶体堵塞吸油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的轴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海涛,未经许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09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