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垫及具有其的代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3479.1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友;仇敏;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坦途创新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4 | 分类号: | B62J2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邹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代步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踏垫及具有其的代步工具,所述踏垫包括:踏垫本体,具有与人体的脚部接触的第一面体、与所述第一面体背向设置的第二面体;减振结构,设于所述踏垫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面体与所述第二面体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踏垫及具有其的代步工具。
背景技术
代步工具能够方便地将人们从地点A运送至地点B,大大节约了人们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代步工具包括汽车、电瓶车、电动滑板车等工具。在上述代步工具中,电动滑板车是一种新兴的短途交通工具,携带方便,深受用户青睐。骑行舒适感较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的踏垫及具有其的代步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垫,用于供人体的脚部踩踏,包括:踏垫本体,具有与人体的脚部接触的第一面体、与所述第一面体背向设置的第二面体;减振结构,设于所述踏垫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面体与所述第二面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减振结构在所述踏垫本体上形成有中空区域;其中,所述减振结构为贯穿踏垫本体的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之间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踏垫本体呈片状;所述通孔在所述踏垫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踏垫本体;或者,
所述通孔在所述踏垫本体的宽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踏垫本体;或者,
所述通孔在所述踏垫本体的对角线方向上贯穿所述踏垫本体(100)。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贯穿路径为直线;或者,所述通孔的贯穿路径为弧线;或者,所述通孔的贯穿路径为曲线。
优选地,所述若干通孔为圆孔;和/或,所述若干通孔为正多边形孔;和/或,所述若干通孔为椭圆孔;和/或,所述若干通孔为三角形孔。
优选地,所述踏垫本体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5mm,所述踏垫本体长度的取值范围为400~420mm,所述踏垫本体宽度的取值范围为130~150mm;
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踏垫本体的厚度,所述通孔的孔径的取值范围为0.5~3.5mm,所述通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面体的距离为L1,所述通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二面体的距离为L2,其中,L1=L2。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体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凸设于所述第一面体上的凸棱;或者,所述防滑结构为凹陷于所述第一面体上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为截面呈三角形的凹槽;或者,所述防滑结构为截面呈梯形的凹槽;
其中,在沿所述第一面体至所述第二面体的方向上,所述防滑结构的一对侧壁之间的距离呈逐渐减小的态势。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为凹陷于所述第一面体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所述第一面体上;其中,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为1mm,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度为0.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代步工具,包括如前所述的踏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骑行过程中,电动滑板车遇到高低不平的地面时,车架会产生振动,车架产生的振动会传递至用户的脚部。在振动传递的过程中,车架上的振动首选传递至踏垫本体的下端面上,然后传递至踏垫本体的上端面上,最后才传递至用户脚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踏垫本体的下端面与上端面之间设置减振结构,振动在传递至踏垫本体的下端面后,还需要经过上述减振结构,才能传递至踏垫本体的上端面,由此,能够有效减小电动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传递至用户脚部的振动,减弱或是消除脚部的振动感,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坦途创新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坦途创新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3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