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熨烫机脉冲压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99997.3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17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江福桐;赵平江;邓欢;代俊;陈思卓;陈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西玛(广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熨烫 脉冲 装置 | ||
一种熨烫机脉冲压烫装置,包括加热模块和驱动加热模块做脉冲运动的脉冲机构;所述脉冲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具有朝下伸出的第一下伸缩杆和具有朝上伸出的第一上伸缩杆,所述第二气缸具有朝下伸出的第二下伸缩杆,所述第二下伸缩杆与第一上伸缩杆连接,第一下伸缩杆与加热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原理:脉冲机构启动并驱动加热模块对衣物台上的面料持续产生脉冲式挤压,该种动态热压可以使胶水分散并融合在两层面料之间,提高两层面料复合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衣设备,尤其是一种熨烫机脉冲压烫装置。
背景技术
熨烫机的目的在于通过热压将两层面料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368142U的一种衬衫腰袖缝冷热熨烫机,包括机架、下模台、上模台、驱动上模台上下移动的液压缸和防夹手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所述下模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所述上模台包括并排设置的加热模块和冷却模块,所述防夹手机构包括设在上模台前方的金属横杆和若干与金属横杆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金属管与金属管下端伸缩配合的塑料杆,金属管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外罩上,所述塑料杆的下端与金属横杆连接,塑料杆收缩后,金属横杆能与金属管电性连接触发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现有的熨烫机在进行热压时,加热模块压紧在面料上保持一段时间后松开,该种静止保压热汤的方式无法使胶水与两层面料充分融合,一定程度影响两层面料复合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熨烫机脉冲压烫装置,提高胶水与面料的融合度,进而提高两层面料复合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熨烫机脉冲压烫装置,包括加热模块和驱动加热模块做脉冲运动的脉冲机构;所述脉冲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具有朝下伸出的第一下伸缩杆和具有朝上伸出的第一上伸缩杆,所述第二气缸具有朝下伸出的第二下伸缩杆,所述第二下伸缩杆与第一上伸缩杆连接,第一下伸缩杆与加热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原理:脉冲机构启动并驱动加热模块对衣物台上的面料持续产生脉冲式挤压,该种动态热压可以使胶水分散并融合在两层面料之间,提高两层面料复合的可靠性。
作为改进,所述脉冲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具有朝下伸出的第一下伸缩杆和具有朝上伸出的第一上伸缩杆,所述第二气缸具有朝下伸出的第二下伸缩杆,所述第二下伸缩杆与第一上伸缩杆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下伸缩杆与第一上伸缩杆之间设有胶垫。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缸体与第二气缸的第二缸体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缸体螺栓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缸体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上伸缩杆和第二下伸缩杆设在连接管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脉冲机构和加热模块给面料提供持续的脉冲式动态热压动作,可以使胶水分散并融合在两层面料之间,提高两层面料复合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熨烫机立体图。
图2为熨烫机侧面视图。
图3为脉冲机构剖视图。
图4为旋转工作台顶面视觉立体图。
图5为旋转工作台底面视觉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熨烫机,包括C型机座1、脉冲压烫装置3和设在脉冲压烫装置3下方的旋转工作台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西玛(广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欧西玛(广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99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