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5387.1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34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铭特坤德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4 | 分类号: | B21D43/04;B21D43/20;B21D45/02;B21D22/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早班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66 | 代理人: | 周巍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元件 工用 金属 冲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包括基台、冲压机和压板,还包括送料机构和集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由台槽、导向槽、台板、导向杆和凹槽构成,所述基台的表面开设有台槽,且台槽一侧的基台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和台槽内分别嵌入有台板和导向杆,在冲压机和压板下方的基台处设置有送料机构,电子元件的金属件在冲压加工时可以放在台板表面的凹槽处放置,然后再将台板和导向杆分别嵌入台槽和导向槽内,随着台板与台槽的嵌合,台板处的凹槽位于压板的下方,冲压机的液压组件可以驱动压板向下对凹槽处的电子元件金属件进行冲压加工,借助送料机构的辅助送料,使得人手无需伸入压板下方进行送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专利号CN202110830214.1的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包括有安装座、支撑座、第一电动推杆、下压板和保护壳,安装座一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中间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伸缩杆底部设有用于按压金属材料的下压板,安装座上部设有用于防护的保护壳。第二伺服电机对转轴驱动进行转动的力,能够带动翻转板向下转动,进而便于将冲压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取出,这样可以节省人们取出的时间。
1、现有技术的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可以对金属件进行冲压,而此种冲压设备在对金属件进行冲压时需要工人手动将金属件送入压板下方的基台处进行冲压,当冲压机的压板误操作时容易压伤送入压板下方的手部,进而此种冲压设备的基台处缺乏简单有效的送料机构替代人手送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
2、现有技术的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可以对金属件进行冲压,而此种冲压设备在对金属件进行冲压后,需要工人手动伸入压板下方进行取料,当冲压机的压板误操作时容易压伤送入压板下方的手部,进而此种冲压设备的基台处缺乏简单有效集料机构进行集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金属冲压设备,包括基台、冲压机和压板,还包括送料机构和集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由台槽、导向槽、台板、导向杆和凹槽构成,所述基台的表面开设有台槽,且台槽一侧的基台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和台槽内分别嵌入有台板和导向杆,且导向杆焊接固定于台板的一侧外壁处,所述台板的表面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基台处设置有集料机构,且集料机构由排料口、方槽、集料箱、磁板、侧盒和拨杆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下方的基台表面贯穿开设有排料口,且排料口底端口部下方的基台处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槽体内嵌入有集料箱,且集料箱的两侧箱壁处固定连接有磁板,所述基台的一侧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侧盒,且侧盒内嵌入有拨杆。
进一步地,所述基台上方安装有冲压机,且冲压机的下方安装有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台槽与导向槽之间开设有条形槽口,且条形槽口处滑动嵌入有条块,所述条块焊接固定于台板和导向杆之间;台板和导向杆之间借助条块进行焊接固定,而条块可以在台槽与导向槽之间的条形槽口处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集料箱的箱体两侧开设有边槽,且集料箱的边槽内固定连接有磁板;集料箱的边槽处可以进行磁板的侧藏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铭特坤德电子(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铭特坤德电子(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5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