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5204.6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64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勋;薛云君;夏添;张心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34 | 分类号: | B63B3/34;B63B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2636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sr 结构 船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包括肋板、补板和焊接在船底板上的纵骨,纵骨包括纵骨面板和纵骨腹板,肋板上设有纵骨贯穿孔,纵骨穿过肋板且仅在所述纵骨腹板的一侧靠近肋板的一端处设有第一缝隙端,纵骨贯穿孔的上端与第一缝隙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纵骨贯穿孔的宽度大于纵骨面板的宽度,在纵骨面板的一侧靠近肋板一端处设有第二缝隙端,第一缝隙端和第二缝隙端均通过电焊焊接,纵骨面板和纵骨腹板的内侧焊接有补板,补板的上端包括弧形端和直线端,直线端与纵骨面板的一端焊接连接,补板的上端呈半圆形焊接在肋板上,补板的下端呈矩形。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了材料成本,减轻了空船重量和降低现场施工难度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的结构形式中,一般采用型材穿过板材的形式,实现船体刚性构架,贯穿孔自由边上的应力,一部分来自型材通过焊缝传递过来,一部分是板材变形导致的应力。由于船舶设计时通常使用纵向连续结构,横向结构中就需要大量开设贯穿孔,为保证强度,贯穿孔需安装各种类型补板,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对船舶疲劳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T型材的贯穿孔由于线型本身的局限,整体开孔较为扁平,因此对于传统的焊接苹果型贯穿孔的补板会造成造船成本相应提高,如图3所示,通常这些补板如图都是搭接形式补板,肋板上的切口与纵骨形状相同,把纵骨穿过去,周边全部通过补板焊接,这种虽连接可靠但造成材料的成本的加大且施工起来较为麻烦,因此我们要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该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船舶贯穿孔补板装配麻烦以及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 包括肋板和焊接在船底板上的纵骨,纵骨包括纵骨面板和纵骨腹板,肋板上设有纵骨贯穿孔,纵骨穿过肋板且仅在所述纵骨腹板的外边缘靠近肋板的一端处设有第一缝隙端,纵骨贯穿孔的上端与第一缝隙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纵骨贯穿孔的宽度大于纵骨面板的宽度,在纵骨面板的外边缘靠近肋板一端处设有第二缝隙端,第一缝隙端和第二缝隙端均通过电焊焊接连接,纵骨面板和纵骨腹板的内侧焊接有补板,补板的上端包括弧形端和直线端,直线端与纵骨面板的一端焊接连接,补板的上端呈半圆形焊接在肋板上,补板的下端呈矩形。
上述的肋板采用腹板较高的T型材制作,在腹板上开设有减轻孔。
上述的肋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纵骨贯穿孔,若干所述纵骨贯穿孔的相邻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背面与肋板的表面上一侧固定焊接连接加,加强筋采用三角形折边钢板或扁钢。
上述的纵骨腹板和纵骨面板的内侧以及补板底端一侧均与肋板的一侧固定焊接。
上述的第一缝隙端和第二缝隙端的间距3-4mm。
上述的纵骨采用球扁钢或角钢,所述纵骨面板的长度为250-300mm。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5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