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咽拭子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04252.6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5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富春;朱畅;方斌;刘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咽拭子上料 装置 | ||
本公开实施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咽拭子上料装置,该咽拭子上料装置包括设有运料口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用于提供处于第一状态的咽拭子的出料机构;安装于底座上,用于夹持并翻转处于第一状态的咽拭子,使该第一状态的咽拭子处于第二状态后由运料口运出的夹持翻转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出料机构和夹持翻转机构工作的控制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上料装置,能够自动为咽拭子自动采集机器人提供核酸采集所需的咽试子,通过控制器的程序化控制,实现自动间隔有序出料,机构设计紧凑,控制逻辑简单,并且装料方便、功能模块化,便于拆装维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咽拭子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工状态下,咽试子一般采用独立包装,受试者在核酸采集时,等待医护人员的手工操作,用两手配合,一手抓住咽试子的包装袋,一手抓出咽试子头部,用力拔出。然后用于受试者口腔采集。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采集机器人,使用6自由度的机械臂,用两个夹爪配合,模拟医护人员的打开动作,但提前需要工作人员摆放到固定位置,自动化率不高,且摆放数量有限,空间占用比较大,增加了咽试子被污染的风险。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核酸采集。
如果要实现全自动,无需医护人员操作的核酸采集机器人,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全程无人化的设备来提供咽试子的自动上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上料装置,能够自动为咽拭子自动采集机器人提供核酸采集所需的咽试子,通过控制器的程序化控制,实现自动间隔有序出料,机构设计紧凑,控制逻辑简单,并且装料方便、功能模块化,便于拆装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咽拭子上料装置,包括:
底座(110),所述底座(110)上开设有运料口(111);
出料机构(120),所述出料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110)上,用于提供处于第一状态的咽拭子(140);
夹持翻转机构(130),所述夹持翻转机构(130)安装于所述底座(110)上,用于夹持并翻转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咽拭子(140),使所述第一状态的咽拭子(140)处于第二状态后由所述运料口(111)运出;和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出料机构(120)和所述夹持翻转机构(130)的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机构(120)包括容纳有若干咽拭子的料仓(121)、出料电机(122)、第一主动轮、第一同步带(123)、第一从动轮(124)、第一传感器(125)、第一感应片(126)、辊轴(127)和滑道(128);所述辊轴(127)和所述滑道(128)设置在所述料仓(121)的出料口处,所述出料电机(122)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同步带(123)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24)与所述辊轴(127)连接,以驱动所述辊轴(127)转动,所述辊轴(127)的外周面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沿所述辊轴(127)的轴向设置的挡块(1271),相邻两所述挡块(1271)之间形成可容纳一个咽拭子的卡槽;所述出料电机(122)按照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指令驱动所述辊轴(127)等角度转动;所述第一传感器(125)设置在所述料仓(531)上;所述第一感应片(126)周圈按等角度均布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传感器(125)配合的若干感应槽(1261);所述出料电机(122)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转动指令时带动所述第一感应片(126)转动,利用所述第一传感器(125)配合的若干所述感应槽(1261)对应时实现所述出料电机(122)停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4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藻类生产加工用干燥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塘喷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