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金属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50752.9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66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覃甲坚;覃德胜;杨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甲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名扬高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8 | 代理人: | 代梦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金属 压铸 模具 快速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金属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隔开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散热扇,所述内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紧贴的散热水道,所述散热水道连接有水路循环装置,所述内壳体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内槽,所述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扇;本实用通过设置在外侧的散热水道,提供了水冷散热的功能,通过水路循环装置,使得内部的水源流动,从而达到了能够带走热量的功能,使得热传递的热量被带走,再配合第二散热扇,达到了循环的水冷结构,再配合内部设置的第一散热扇,形成风冷和水冷双重散热的箱体结构,即方便进行模具的设置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快速冷却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金属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通常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
压铸模具在完成模具加工后,其表面的温度较高,通常采用简单的散热扇吹风散热的方式进行散热,此种散热方式效率较低,散热效果不够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金属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金属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模具快速冷却结构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金属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隔开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散热扇,所述内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紧贴的散热水道,所述散热水道连接有水路循环装置,所述内壳体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内槽,所述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扇。
优选的,所述水路循环装置包括有在内部悬空固定的水泵,所述水泵的下端为抽水端,所述抽水端通过抽水管与散热水道连接,所述水泵的上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设置的出水管与散热水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水道的外侧包括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向外凸出的矩形水槽,所述矩形水槽位于气腔11的上方,所述抽水管插入矩形水槽的内部,所述出水管贯穿至散热水道。
优选的,所述水路循环装置设置于外壳体的下方,所述外壳体的下表面各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的数量与矩形水槽的数量一致,所述抽水管均沿着外壳体的外侧延伸至下方与水路循环装置的抽水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材质为不锈钢金属,所述外壳体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在外侧的散热水道,提供了水冷散热的功能,通过水路循环装置,使得内部的水源流动,从而达到了能够带走热量的功能,使得热传递的热量被带走,再配合第二散热扇,达到了循环的水冷结构,再配合内部设置的第一散热扇,形成风冷和水冷双重散热的箱体结构,即方便进行模具的设置和安装,而且散热效果更高,与现有的结构相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路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体;11、气腔;12、抽水管;13、支撑腿;14、第一散热扇;20、内壳体;21、散热水道;22、内槽;23、第二散热扇;24、水路循环装置;241、水泵;24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甲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甲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50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