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16661.X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4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耿建幸;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8C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 地址: | 111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烧成 窑尾增湿塔降阻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包括增湿塔,增湿塔的顶部连接上升烟风管道,增湿塔下部连接出风管道,上升烟风管道起始端与高温风机出口连接,其技术要点是:增湿塔底部内设有降阻烟风管,降阻烟风管一端穿出增湿塔侧壁与上升烟风管道连通,另一端延伸向出风管道的入口段,降阻烟风管上设有调整百叶阀,降阻烟风管设有与出风口和出风管道的入口段同心的延长段,延长段外壁与出风管道入口段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道,出风管道具有一端连接入口段另一端连接两个支路的缩径段。本系统解决了现有增湿塔高温烟风流程长的问题,在保证增湿降温的情况下,缩短烟气进入原料粉磨系统的行程,提高原料粉磨生产台时,保证磨机运行平稳,减小电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增湿塔是熟料(水泥的半成品)生产工艺中一种用于微雾降温装置,来自烧成窑尾的高温烟风进入窑尾主尘器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收尘器滤袋烧毁。
在原料粉磨系统停机时必须使高温烟风通过增湿塔降温。在原料粉磨系统正常开机生产运行时,要求原料粉磨入磨烟风温度高于230℃,而经低温余热发电窑尾锅炉系统后的高温风机排出的烟风通过上升烟风管道经增湿塔输送到原料粉磨的过程中,高温烟风流程长,此过程会大量消耗烟风温度,进而迫使原料粉磨循环风机提高转速和加大阀门开度的手段来增加进入原料粉磨的烟风温度,否则将导致原料粉磨生产台时下降,磨机运行不平稳、而且工序电耗会相应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解决现有增湿塔高温烟风流程长的问题,在保证增湿降温的情况下,缩短烟气进入原料粉磨系统的行程,提高原料粉磨生产台时,保证磨机运行平稳,减小电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包括增湿塔,所述增湿塔的顶部连接上升烟风管道,增湿塔的下部侧方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外侧连接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末端设有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与主收尘器的入口连接,另一个支路与原料粉磨的取风口连接,所述上升烟风管道的起始端与高温风机的出口连接,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增湿塔的底部内设有降阻烟风管,所述降阻烟风管的一端穿出增湿塔侧壁与上升烟风管道连通,另一端延伸向出风管道的入口段,所述降阻烟风管上设有调整百叶阀,所述降阻烟风管设有与出风口和出风管道的入口段同心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外壁与出风管道的入口段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道,出风管道具有一端连接入口段另一端连接两个支路的缩径段。
上述的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所述出风管道的入口段的直径大于缩径段的直径,所述缩径段的直径与降阻烟风管的直径相等。
上述的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所述增湿塔的顶部内设有喷淋组件,增湿塔的底部插入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的外端与水泵的入口管路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管路末端插入增湿塔中并与喷淋组件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管路另与补水管路连通且补水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上述的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所述增湿塔上部吊设有同心筒,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与同心筒外壁固定的大同心环形管、与同心筒内壁固定的小同心环形管、设于大同心环形管和小同心环形管上的喷头组,所述大同心环形管和小同心环形管分别与水泵的出口管路连通,所述增湿塔内侧与同心筒之间形成与上升烟风管道连通的环形烟气通道。
上述的烧成窑尾增湿塔降阻利用系统,所述上升烟风管道的末端与增湿塔切向连接,以使烟气在增湿塔中旋转下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未经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6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头废气再利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的壳体结构和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