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71837.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37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民;倪芃芃;单联君;李剑锋;蔡文俊;旷南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玉琦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预制 最终 接头 装置 | ||
1.一种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组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间隔设置于最终接头的下方;每组导轨组件上均滑动安装有至少两个滑轮组,每个所述滑轮组上各安装一个第一顶推装置;
多个第一顶推装置,各个所述第一顶推装置的顶推端均设置有限位块,各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嵌在所述最终接头的侧壁中,且位于同一组导轨组件上的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顶推装置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横梁;
多个第二顶推装置,多个所述第二顶推装置安装在最终接头的同一端,各个所述第二顶推装置的顶推端分别抵在所述最终接头的端壁,且所述第二顶推装置的顶推方向与所述第一顶推装置的顶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轨组件上的第一顶推装置的数量相同,且相邻导轨组件上的第一顶推装置一一对应布置,对应的第一顶推装置的连线共线且与最终接头的中心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导轨组件上每两个对应的第一顶推装置之间均连接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滑轮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有横向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的内侧和所述第二滑轮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防脱轨装置,所述第一滑轮的外侧和所述第二滑轮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防脱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轨装置和所述第二防脱轨装置均为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防脱轨装置与所述第一滑轮平行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防脱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轮平行的截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面均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第一滑轮或所述第二滑轮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滑轮组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座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设置有三组,每组导轨组件上均间隔设置有三个滑轮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装置为竖向千斤顶,所述第二顶推装置为水平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718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悬挑板临边支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升降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