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排水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0251.X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梅海清;彭正森;从静;陈小发;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阿莫斯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6 | 分类号: | B62D55/06;E03F1/00;E03F7/10;E01H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戴玉静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排水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排水机器人,包括行走单元(1)、动力单元(3)、排水泵单元(4)、升降单元(2),升降单元(2)设于行走单元(1)上,动力单元(3)、排水泵单元(4)分别设于升降单元(2)上随之升降,由升降单元驱使动力单元(3)、排水泵单元(4)同时或分别升降以适应不同水深,并由排水泵单元在行走单元(1)上或者脱离行走单元(1)进行排水作业。本实用新型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排水机器人的越障能力、涉水能力和远程排水作业能力,使得排水机器人的综合作战能力得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排水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应急排涝抢险作业中,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技术潮流。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按照动力源可以分为自带动力和不带动力两种,两种技术方案在实践中均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带动力的排水机器人需要依靠外部设备通过液压管路或者电线向自身提供作业动力,不能独立作业,且排水机器人脱离动力源的距离受限。其次,自带动力的机器人一般情况下动力有限,排水量小,扬程低,排水距离不足,整个机器人的涉水深度也有限,配置的动力除了排水时需要用到,平时几乎闲置无法单独使用,发挥不了动力的应用作用。而且无论是否带动力,目前市场上机器人的排水泵和机器人底盘为一体化设计,排水泵无法离开机器人进行远程独立作业,机器人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作业,对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市场上的排水机器人一般都是将排水泵安装在排水机器人的底盘下方,排水泵离地间隙很小,当排水地形恶劣时,排水机器人在地面通过能力大大下降,严重的会造成排水泵与地面障碍物碰撞导致受损。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带动力、整个机器人涉水深度可调、排水泵的离地高度可调、排水泵根据需要可以脱离机器人主体进行远程排水作业的排水机器人,这样设计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排水机器人的越障能力、涉水能力和远程排水作业能力,使得排水机器人的综合作战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充分利用机器人上的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进行发电,使之成为可移动的给排水泵站和可移动的发电站综合体,从而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排水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排水机器人存在的无法适应不同涉水深度、排水泵高度不可调和无法远程作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排水机器人,包括行走单元1、动力单元3、排水泵单元4,所述行走单元1上设置有升降单元2,所述升降单元2包括两个升降运动部件,所述动力单元3固定于其中一个升降运动部件上,所述排水泵单元4放置于另一个升降运动部件上,由升降单元驱使所述动力单元3、排水泵单元4同时或分别升降以适应不同水深,所述动力单元3通过液压驱动方式驱动排水泵单元工作,并由排水泵单元在行走单元1上或者脱离行走单元1进行排水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单元1为履带式行走底盘或轮胎式行走底盘。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单元2包括两组龙门升降架机构,两组龙门升降架机构分别立向固定于行走单元1上。
进一步的,每组龙门升降架机构包括一对导轨2.1、龙门升降架2.2,两导轨 2.1分别立向固定于行走单元1,两导轨2.1下端之间连接有底梁2.3,龙门升降架2.2竖直滑动安装于两导轨2.2之间,且龙门升降架2.2的顶边与所述底梁2.3 之间连接有电动升降推杆2.4,通过电动升降推杆2.4驱动对应龙门升降架2.2 竖直升降,龙门升降架2.2连接有一对相对于龙门升降架2.2前伸的支撑臂2.5,由龙门升降架2.2及支撑臂2.5整体构成所述升降运动部件,并由支撑臂2.5固定所述动力单元3或放置所述排水泵单元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阿莫斯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阿莫斯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0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